和叠山小姑庙

舟如飞叶浪如雷,寄与江神不用猜。

贞士偶因诸老出,两生端为圣门来。

但沿沂水求雩瑟,即返严滩访钓台。

可惜汉江风浪定,矶头不见予卿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船只像飞叶在波涛中疾驰,如同雷声滚滚,我把它托付给江神,无需多言。
正直之士偶然随老人们出行,两位贤者显然是为了圣学而来。
沿着沂水追寻古老的乐音,我们还会去严滩探访钓鱼台。
可惜汉江风平浪静时,江边的礁石上已看不到你的身影归来。

注释

舟:船。
飞叶:像飞舞的树叶。
浪如雷:波涛汹涌如雷鸣。
寄与:托付。
江神:江中的水神。
贞士:正直的人。
偶因:偶然因为。
诸老:各位老人。
两生:两位贤者。
圣门:圣人的门徒。
沂水:古代河流,这里指儒家文化象征。
雩瑟:古代祭祀时的音乐。
严滩:地名,可能有钓鱼台。
汉江:长江的一段。
风浪定:风平浪静。
矶头:江边的岩石。
予卿:你(卿,古代对人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和叠山小姑庙》。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感慨。

"舟如飞叶浪如雷",开篇即以动人的比喻,舟轻盈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而波涛则如惊雷般汹涌。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在江上泛舟时的感受,也体现出心中某种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

"寄与江神不用猜",这里的“江神”或许是指自然之神,或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象征。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托付给了超越人类智慧的存在,这是一种深切的寄托,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某种精神需求。

接下来的"贞士偶因诸老出,两生端为圣门来",则是对道德高尚之人偶然显露其才华的描写。"两生"可能指的是生与死之间,或是世间与出世间的转换,而"圣门"则象征着通往更高境界的入口。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者的赞美,以及对于超越凡尘、达到精神洁净状态的向往。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总是积极乐观。"但沿沂水求雩瑟,即返严滩访钓台"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寻找和探索的行为。"雩瑟"是一种古代祭祀时用来清洁场所的仪式,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纯净境界的追求。而"严滩访钓台"则暗示了一种艰辛与挑战,显示出诗人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挫折。

最后,"可惜汉江风浪定,矶头不见予卿回"一句,则是对一种永恒流逝但又无法返回的情感状态的表达。"汉江"常被用来比喻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逝,而"矶头"则象征着坚硬和不可动摇的事物,"不见予卿回"则是对一种美好时光或理想状态永远无法再现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开,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他对于自然、道德和历史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和叠山小姑海门第一关诗

此是长江第一关,孤峰矫首耸遐观。

人今人古兴亡事,帆去帆来上下澜。

庙有神明司地险,舟藏鬼蜮过门难。

吾侪出处凭天道,浪自舂撞意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叠山舟过澛港

长江几载界残棋,未著何知此地危。

万舸军中焉用汝,一声锣罢竟何之。

六民堕劫谁阶厉,百罚鞭尸悔莫追。

欲识开头摇手处,推篷一一问篙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三)

神仙无药可医狂,未死男儿未易量。

东海水应随血碧,西山薇亦逐名香。

君臣分义如能尽,天地鬼神终不忘。

自有人心香火在,不消畏垒与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二)

龆时蠹简剔残灰,皓首谁知吻带埃。

负笈有机尊鲁国,扣阍无力上燕台。

茹芝四皓还须出,绵蕞两生终不来。

中道喜逢倾盖友,相携一笑亦奇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