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沈。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骄阳何时才会过去,清爽的风又在哪里寻找?
暂且用经书作枕头垫着,随意让瓜果沉浮在水中。
寺庙寂静又寂静,竹篱茅舍深又深。
炎热如此,哪里还顾得上珍惜光阴呢。

注释

赤日:烈日。
几时:何时。
过:过去。
清风:凉风。
无处:找不到。
寻:寻找。
经书:佛经或儒家经典书籍。
聊:姑且。
枕籍:当作枕头和垫子。
瓜李:瓜果。
漫:随意。
浮沈:漂浮沉没。
兰若:寺庙。
静复静:极其安静。
茅茨:茅草屋。
深又深:非常深。
炎蒸:酷热蒸腾。
乃:竟然。
如许:如此。
那更:更何况。
惜:珍惜。
分阴:片刻光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大暑》,描绘了夏日炎炎的景象。首句"赤日几时过"以强烈的色彩和疑问表达对酷暑难耐的感叹,暗示时间在烈日下流逝之快。"清风无处寻"则写出夏日高温下清风难觅的闷热环境。

接下来的"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沈",诗人借书卷和瓜果来表现夏日生活的闲适与无奈,尽管有阅读的乐趣,但瓜果也无法消暑,只能任其在炎热中失去新鲜。"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和茅屋的幽深,展现出诗人寻求清凉之地的心境。

最后两句"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直抒胸臆,感慨炎炎夏日的酷热程度,使人更加珍惜每一刻的阴凉时光。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生动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诗人对清凉的向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大藤峡

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

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

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

胡岭三年自窜流,归来差慰此生浮。

政缘天下无双士,非为江东第一州。

悬榻坐中难入眼,设罗门外少回头。

袖诗不意高轩过,问里人曾到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公廨莲池

浪说吾邦小,清池思有馀。

水风凉枕簟,荷气馥衣裾。

客位经过少,官曹簿领疏。

良辰不行乐,秋水落芙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