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和山天柱峰

策杖陟峰顶,羽人启金扃。

冥心观元化,彷佛见岳灵。

历历指九区,苍苍辩四溟。

陵谷若波涛,微茫讵可形。

群动争飞奔,大运无留停。

仰视浮云征,空虚安可升。

眇焉此浮骸,何堪为列星。

愿留不死乡,炼骨引熊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和山天柱峰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诗中以“策杖陟峰顶”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攀登之艰难与决心。接着,“羽人启金扃”一句,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神秘而神圣的世界,暗示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冥心观元化,彷佛见岳灵。”诗人静心凝神,试图洞察宇宙的根本法则,仿佛能与山岳之灵沟通,展现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历历指九区,苍苍辩四溟。”诗人指点江山,似乎能辨识天地间的广阔与深邃,表达了对世界宏观结构的洞察力。

“陵谷若波涛,微茫讵可形。”通过将山川变化比作波涛,诗人揭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动态,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可预测性。

“群动争飞奔,大运无留停。”这一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忙碌与时间的流逝,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

“仰视浮云征,空虚安可升。”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中的浮云,感叹于自身渺小与世界的广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眇焉此浮骸,何堪为列星。”诗人自问,这具飘忽不定的身躯,如何能成为恒星般的存在,流露出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

最后,“愿留不死乡,炼骨引熊经。”表达了诗人渴望长生不老,通过修炼达到超越生死的愿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生命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酒四首(其一)

清流众累集,性悟苦不早。

身后名有无,生前亦枯稿。

不赖忘忧物,何以写怀抱。

刍狗视浮骸,万事皆草草。

寿命由化迁,金石亦难保。

敛襟独闲谣,江月上松杪。

形式: 古风

秋日寓唐子承秘书西园

杖策步西园,被褐坐东轩。

孤觞面菊圃,惟闻野鸟喧。

昨朝秋雨足,菜甲生何繁。

园丁荷锄去,荒草没篱根。

南山当面立,晨暮洗心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大堤曲

白面襄阳儿,素腕大堤女。

何必芍药赠,日动心相许。

骝马青丝缰,楼高独延伫。

女萝附松枝,嬿婉东风里。

愿为双鸳鸯,泛泛碧池水。

形式: 古风

襄阳怀古

襄阳白面儿,惯唱铜鞮歌。

汉水东流去,英雄可奈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