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寺阿育王塔

两山回处是为干,有塔亭亭高似山。

不但装严增梵刹,可能形胜助城关。

灯明星斗挂林木,铃动天风吹佩环。

陌上行人遥见此,有时东往又西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两座山峰回转之处便是城门,一座高塔矗立如山
它不仅增添了寺庙的庄重,也可能因景色优美而守护着城池
明亮的灯火与星空映照在树林间,风铃声随天风吹过,如同佩环摇曳
路上的行人远远望见这塔,有时向东去,有时又折返西归

注释

两山:两座山峰。
回处:回转之处。
干:城门。
塔:高塔。
亭亭:矗立的样子。
装严:增添庄重。
梵刹:寺庙。
形胜:景色优美。
城关:城池。
灯明:明亮的灯火。
星斗:星空。
挂:映照。
铃动:风铃摇动。
天风:清风。
佩环:风铃。
陌上:路上。
行人:行人。
遥见:远远看见。
东往:向东去。
西还:折返西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山中塔亭之美。"两山回处是为干,有塔亭亭高似山"一句,通过对比山川与塔亭的高度,展现了塔亭的宏伟与壮观。"不但装严增梵刹,可能形胜助城关"表达了塔亭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还能起到守护边关的作用。

"灯明星斗挂林木,铃动天风吹佩环"则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塔上灯光与繁星相互辉映,以及风铃声响的情景,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陌上行人遥见此,有时东往又西还"表达了过路行人的赞叹和频繁来往于此处的场景,展示了这塔亭在人们心目中的一定地位和吸引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建筑美景的描绘,以及行人活动的情形,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的地方。

收录诗词(92)

马之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导宅

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

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

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长命洲

如何长命作洲名,梁武当时此放生。

鹅鸭成群如市肆,鸡豚无数似屯营。

岂知半被狸奴食,宁免私为鹤户烹。

不杀自然能不放,却将实祸博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山谢安

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

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

既与斯人尝共乐,固应有患即同忧。

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祇坐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仪贤堂

鹤发庞眉四老人,鹑衣蹑履一何贫。

堂中论事君心喜,寺里谭经众说新。

蜀杰仉■皆古字,角黄园绮定前身。

胡为朝士无人识,惟有昭明极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