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与客登乔岳,肩舆烟霭中。

乾坤生气盛,今古仰心同。

势判徐青远,川流汶泗通。

北瞻复南望,云树两濛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泰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首句“与客登乔岳”,开门见山地表达了登山的主题,同时点出了同行者的存在,营造出一种共赏美景的氛围。接着,“肩舆烟霭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朦胧景象,烟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

“乾坤生气盛,今古仰心同”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天地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古今人们面对自然时共同的情感共鸣。这种超越时空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理解。

“势判徐青远,川流汶泗通”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气势与周围河流的连通,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其中,“势判徐青远”不仅描绘了泰山的高耸入云,还暗示了其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是自然力量与时间的见证。“川流汶泗通”则通过描述河流的流动,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与连接,增强了诗歌的自然意象。

最后,“北瞻复南望,云树两濛濛”以广阔的视角收尾,诗人站在泰山之巅,向四周眺望,只见云雾缭绕中的树木一片模糊,既表现了泰山的辽阔与壮观,也寓意着人生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整首诗通过对泰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15)

王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南岩和坐客韵

几度相期游此山,偷閒方始遂盘桓。

山僧不惯游宾客,野老还知谒县官。

隔叶比闻啼鸟好,朝阳行见起栖鸾。

吾侪共沐恩波阔,谩倒金罍恣合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总戎高德辉韵

皇图巩固如磐石,何事边情日报来。

小丑安施观鼎衅,长城终是插天开。

征西人望轮台诏,直北谁当锁钥才。

一别春明惊岁改,几回封事梦中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尹太宰公归田韵

藻鉴当年黄阁旧,杖藜今日白头新。

莼鲈适兴非嫌贵,篱菊怡情可乐贫。

玉麈清谈时对客,锦囊佳句总惊人。

茫茫宇宙知多少,谁识东山屐底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宾月

到处恒存安乐窝,终宵举酒对嫦娥。

庾楼登罢情何限,袁渚游来兴更多。

天上有时还朏朒,人间终是隔烟波。

何如借得星槎便,直入广寒相踏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