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七)

旄头摧灭岂人功,太白新占应月中。

扫荡沈灰元夕火,吹残朔所早春风。

揭空铙鼓催花白,搅海鱼龙避酒红。

从此撑犁辞别号,也应飞盏贺天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七首,写于辛丑二月初四日夜晚,在述古堂宴饮之后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现象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旄头摧灭岂人功,太白新占应月中”以“旄头”和“太白”为象征,前者可能指代某种衰败或毁灭的力量,后者则与光明、希望相关联。此句暗示历史的更迭并非由人力所能决定,而是有其自然规律和宿命色彩。

“扫荡沈灰元夕火,吹残朔所早春风”描绘了清除旧事物、迎接新生的场景,元夕火代表过去,早春风预示着新的开始。这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揭空铙鼓催花白,搅海鱼龙避酒红”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热闹欢腾的宴会场面,铙鼓声催促着花朵开放,鱼龙躲避着酒红色的波浪,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从此撑犁辞别号,也应飞盏贺天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天地间美好事物的祝福。撑犁辞别,意味着告别过去,开启新的旅程;飞盏贺天翁,则是对未来充满乐观态度,希望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其八)

营巢抱茧叹逶迤,凭仗春风到射陂。

日吉早时论北伐,月明今夕稳南枝。

鞍因足弱攀缘上,檄为头风指顾移。

传语故人开口笑,莫因晼晚叹西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一)

当风一叶战层林,抚己孤怀抱郁森。

屋老空亭笼壁响,窗疏鄛纸划灯阴。

鸡豚麦饭荒江泪,粔籹椒盘故旧心。

噩梦惊回成独语,谁于寒夜捣孤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二)

分野条分界画斜,数行朱墨揽中华。

小楼骋望巢车阵,故纸横穿凿空槎。

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

竹窗永夜犹焚诵,灯火青荧礼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三)

冬日荒凉淡夕晖,晨光犹喜报熹微。

潜虬自护沧江卧,退鹢仍依故国飞。

扪古齿牙惊互搰,扶头腰领恐相违。

只鸡近局关心处,却羡僧园菜把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