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访刘道士

白云随杖履,伴我到山房。

暑薄疑天别,林深见路长。

朮芝皆道味,花竹亦诗香。

更待荷花后,来分半榻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白云伴随着我的拐杖和鞋子,陪我来到山中的小屋。
酷暑中仿佛感受到天空的别离,深入树林中,路途显得格外漫长。
术芝散发出道家草药的味道,花竹间弥漫着诗意的芬芳。
我期待着荷花盛开之后,能与朋友共享半榻清凉。

注释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山房:山中的小屋,隐居之处。
暑薄:酷暑微弱,形容天气炎热但不那么强烈。
朮芝:术芝,道教中常用于炼丹的植物。
花竹:美丽的花草和竹子,象征自然之美。
诗香:比喻花竹间的清新气息仿佛有诗意。
半榻:床榻的一半,表示分享或共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拜访山中道士的场景。首句“白云随杖履”形象地写出诗人手持杖步入山林,白云仿佛相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暑薄疑天别”暗示夏季炎热稍减,天气宜人,像是与酷暑暂时告别。进入深林,诗人感受到路径的漫长,体现了山行的幽静与探索的乐趣。

“术芝皆道味,花竹亦诗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药草和竹子比喻为道家的清修之物,带有哲理意味,同时也寓含着自然的诗意。最后,“更待荷花后,来分半榻凉”表达了诗人期待在荷花盛开之后,与道士共享山居的清凉时光,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描绘夏日山行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道家文化的喜爱。

收录诗词(122)

真山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 籍贯:处州丽水

相关古诗词

妙因寺次施敬所韵

松萝一径阴,踏破白云深。

约客分茶供,逢僧倚竹吟。

鼠留香篆迹,禽和阁铃音。

话久不知晚,新萤照出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李修伯山居(其二)

寒灯几拨尽,借问夜何其。

旧梦青灯在,新愁白发知。

昔为三绕鹊,今作五藏龟。

多谢梅梢月,留人得睡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李修伯山居(其一)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

未应閒此事,尚可扫玄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杜鹃花得红字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多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