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其一)

青樽何处不蹉跎,白发相看一醉歌。

坐久镜中悬片华,望来城上出双河。

杉松半壁浮云满,砧杵千家落照多。

纵使平台秋更好,故人犹恐未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与友人在南山眺望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首联“青樽何处不蹉跎,白发相看一醉歌”,诗人以酒杯为引子,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青樽象征着美酒,蹉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白发则是岁月痕迹的直接体现。诗人与朋友相对而坐,借酒浇愁,以歌声排遣心中的忧郁,展现了饮酒作乐、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颔联“坐久镜中悬片华,望来城上出双河”,进一步描绘了眺望时的景象。坐久了,仿佛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头上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望向远方的城市,只见两条河流蜿蜒而出,既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寓意着人生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未知。

颈联“杉松半壁浮云满,砧杵千家落照多”,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杉松半壁,浮云满天,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砧杵声声,千家灯火,落日余晖洒满大地,既有生活的日常气息,又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尾联“纵使平台秋更好,故人犹恐未同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与好友共度美好时刻的渴望。即使在最好的季节,如果没有好友相伴,这份美好也会变得黯淡无光。这句诗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其二)

回首飞鸿碣石标,清霜处处锦林凋。

层岩倒映平湖净,积翠斜连粉堞遥。

四海交游空老大,一时宾客更萧条。

病来苦爱观涛赋,不分梁园此见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

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

岩壑尽衔沧海气,楼台常对赤城标。

云烟五色春相丽,金碧诸山夜自朝。

仙令怪来工制锦,真阳人喜得王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周真阳明府

仙令风流百里才,谈经新自蜀天回。

彩毫忽动梁园色,丹灶还邻叶县开。

琴里春生桐柏水,月明人在景夷台。

只今汝颍高贤聚,为有郎官一宿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魏使君入朝

青春五马入朝天,稍似明光草奏年。

方岳只今雄海岱,山河原自壮幽燕。

风云忽傍襜帷起,日月犹临省署悬。

况复政成闻问好,黄金不是上恩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