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彬

高彬魁梧身七尺,秀眉丰颊盈广额。

几年共食越江鱼,此中同作钟陵客。

钟陵上国要路津,出门大道连青云。

交游脱略旧时辈,拜揖尽是英豪人。

小年一字都不识,近日能诗兼读易。

看君意志肯如此,世人见者谁不识。

平生于我最知己,旅邸浮沉托生死。

得钱慷慨即相赠,归家不问妻与子。

玉壶美酒桃花春,酣歌每到清夜分。

冲人侠气俨郭解,不信穷愁如有神。

人生穷达何足道,微名于世须亦早。

但怜零落故山云,未得相从逐幽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名为《赠高彬》。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高彬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高彬形象鲜明,身材魁梧,眉目清秀,气度非凡。诗中提到他与作者在越江共食鱼,一同作为钟陵的客人,显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诗中赞扬高彬在钟陵这个繁华之地,结交的都是英豪之士,显示出他的社交能力和影响力。尽管年轻时并不识字,但后来不仅能够作诗,还通晓《易经》,展现了其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精神。诗中特别提到高彬的意志坚定,世人皆识,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忠诚和慷慨大方的个性。

诗中还描述了高彬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慷慨赠予他人,还是对家庭的淡然,都表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他喜欢在桃花盛开的春天,与好友畅饮美酒,直到深夜,歌声激昂,仿佛郭解一般的侠气,不为穷困所困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高彬的敬佩之情,认为人生中的穷达不足挂齿,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名声和内心的平静,如同零落的山云,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高彬形象的描绘和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何三元帅北上

春风吹花江水波,江头杨柳绿差差。

临歧送别增慷慨,我与何郎情最多。

何郎昔年十六七,明珠虎符光照室。

锦臂苍鹰掣暮云,青丝白马嘶晴日。

此时我作座上宾,星楼月帐长相亲。

班超英杰耻投笔,孙楚兀傲犹参军。

何郎严亲初入觐,何郎笑解封侯印。

鹊血弓弰满壁悬,青门瓜地从人问。

今年会晤蒋陵西,烂熳莺花醉欲迷。

梧桐叶落凤台曲,杨柳烟笼白下堤。

何郎于我情最厚,此别宁堪酌春酒。

平原北上路迢迢,白雁南还寄书否。

形式: 古风

题昭阳草堂手卷为增城县丞谢英赋

太傅风流一千载,乌衣朱雀今谁在。

何时文水见文孙,玉树亭亭继光彩。

茅茨还枕小东山,山下银溪玉作湾。

不独澄江静如练,金屏想像如花颜。

陂塘别墅恣情适,荡漾寒波映空碧。

隐隐疑闻躐屐声,青青似带罗裙色。

罗裙翠带总相宜,君家兄弟况能诗。

细雨蛙声来座席,淡云疏影落涟漪。

南陲作郡无复意,那更旁人知许事。

讼庭窄狭临溪水,日倩鸥群伴清致。

清梦迢迢若个边,鸣蜩初变柳盈园。

咏歌未必惭康乐,俊秀真堪比惠连。

惠连别来年岁久,梦里知能相见否。

且停忆草远生愁,便可巡池酌春酒。

伯仲联翩圭组才,声名远播凤凰台,暂时分手何有哉。

行当连袂赴青琐,莫学柴桑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题高彬白云山房手卷

高彬昔年喜学武,七尺长躯力如虎。

往昔追强过营门,日来从戎事藩府。

锦袍白马金连钱,骑将校猎城南边。

鼻头火发不知热,耳后风生犹著鞭。

秦楚山川岁华改,万人零落惟彬在。

腰间不插黄金符,却向词林学文彩。

白云远在藩府阴,彬驰匹马恣幽寻。

秦台古树挂秋色,远涧流泉清客心。

娱游日夕欢不足,更傍山腰结茅屋。

多种琅玕引凤凰,大开门径邀麋鹿。

雨龙归洞白云间,叆叇绵联窗户间。

月映馀辉长不夜,云拖晻霭似巫山。

山中白云如白石,高彬与云同枕席。

云来万树似开花,云去千岩同一色。

何年作客帝王州,却按新图忆旧游。

红树不知淮水晚,白云遥认故山秋。

故山白云长自好,且莫看云被山恼。

他年谢病解朝衣,我亦从君拾瑶草。

形式: 古风

会乡友

京城客至沽新酒,旅邸萧条百无有。

秦淮钓得槎头鳊,旋学吴中脍鱼手。

此时怀抱同君开,况有同门故旧来。

醉里时忘蒋陵道,梦中犹记越王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