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天留题(其二)

冉冉云根手可采,天然泉石故相参。

仙家永日元无夜,虚室冷风每自南。

剩办芒鞋寻隐躅,更从羽士纵玄谈。

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首句“冉冉云根手可采,天然泉石故相参”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泉水与岩石和谐共存的自然景象,仿佛伸手即可触及那轻柔的云根和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仙家永日元无夜,虚室冷风每自南”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在仙人居住的地方,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日夜之分变得模糊,而清冷的山风总是从南方吹来,为这静谧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清凉。

“剩办芒鞋寻隐躅,更从羽士纵玄谈”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隐秘之地,与得道高人深入交流的愿望,通过穿着芒鞋徒步寻访,与道士探讨深奥的道家哲学,寻求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启迪。

最后,“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点明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认为真正的道家精神并不在于言语的繁复,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就像品尝甘甜的蔗糖一样,简单而纯粹。这不仅是对道家哲学的深刻领悟,也是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道家哲学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融合之美。

收录诗词(2)

苏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涤洞天留题(其二)

平生昼里看丘壑,便欲扶筇快赏心。

真个溪山在亭外,老坡千古共知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大涤洞天留题(其二)

松桧参天几万株,清阴夹道暑全无。

暗泉深洞尤难写,拟借君诗作画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初夏闲居

杜门春又夏,贫不厌身闲。

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饮,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清明游玉堂庄

几宿青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绿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