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韬光静坐》由清代诗人秦道然所作,描绘了在山水之间静坐参悟禅理的意境。诗中以“一涉山水趣,所得常有馀”开篇,点明了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主题。接着,“况兹禅境寂,更值三春初”,进一步渲染了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春天的初始为静坐者提供了更加宜人的环境。
“岚光照几榻,花气盈庭除”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阳光洒落的情景,以及鲜花盛开、香气扑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随后,“忽聆清馨音,顿觉尘迹疏”则表达了在静坐中突然听到清雅之音时,内心尘世杂念得以清除的感悟,体现了静坐修行对心灵净化的作用。
“先圣言渊渊,瞿昙说如如”引用了古代圣贤和佛教教义,强调了通过静思默想来领悟深邃哲理的重要性。接下来,“门庭别疑似,当别静与虚”则暗示了在静坐中,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后,“欲识道味腴,莫厌山中居”表达了诗人对于静坐修行的推崇,认为只有深入山林,远离尘嚣,才能真正领略到修行的甘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理的深刻体悟,以及对静坐修行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