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

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

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

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

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

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

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孝祥所作,名为《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以宏伟壮丽的画面开篇,鳌鱼和熊罴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展现了诗人对于刘恭父强健不屈的品格的赞美。

接着,“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象,其中藏匿着无数的危机与挑战,这里的“蜂午”比喻为忙碌奔波的人生,而“要驱攘”则是对刘恭父面临重任所需的勇气和力量的提醒。

“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中的“金版六韬”暗示着国家的重要典籍或是权力的象征,诗人以此表达对刘恭父即将面临的考验与挑战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祝福。

“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则写出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旒纩(旌旗)象征着战争的气氛,而“戈甲濯银潢”则形容了战场上的激烈与寒冷。

“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中,“玉书”指的是皇帝颁布的圣旨或是重要的文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刘恭父将要承担的重任和荣誉予以肯定。

“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则描绘了一幅皇权与朝廷的壮丽画面,“帝宸天近”象征着皇帝的权威无边,而“红旆东去带朝阳”则是对刘恭父未来能够承受重任、得到皇上的信任和恩泽的一种美好祝愿。

“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中,“归辅五云丹陛”表达了诗人对刘恭父未来能够回到朝廷、辅佐君主的期盼,而“回首楚楼千里”则是诗人在送别时不禁回想起往昔,感慨万千。最后,“遗爱满潇湘”表达了诗人对刘恭父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他未来所到之处都会留下美好记忆的期望。

“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则是诗人在告诫刘恭父,要记得自己作为一位客旅,在这次别离中也曾经与他共饮离别之酒,表达了对友情深切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挑战、重任与荣誉的提及,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生活的关心和祝愿,同时也流露出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凯歌上刘恭父

猩鬼啸篁竹,玉帐夜分弓。

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

千里风飞雷厉,四棱星流彗扫,萧斧锉春葱。

谈笑青油幕,日奏捷书同。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

家传鸿宝秘略,小试不言功。

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

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裤见歌咏,桃李藉栽培。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送谢倅之临安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胜情。

见公秣马东去,底事却欣欣。

不为青毡俯拾,自是公家旧物,何必更关心。

且喜谢安石,重起为苍生。圣天子,方侧席,选豪英。

日边仍有知己,应剡荐章间。

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勋业在此举,莫厌短长亭。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二)垂虹亭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

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

不用知馀事,莼鲙正芳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