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所见

世人好学仙,辟谷绝火食。

餐松与茹芝,飞升可白日。

繄昔盘古时,本食草木实。

及夫燧人氏,始教烹饪热。

未闻燧人前,尽得长生诀。

茫茫三神山,仙人究谁识。

天地妙循环,有生必有灭。

即擅不死方,造物亦所疾。

惟有太古人,沕穆本凝一。

人皆享遐龄,何有仙凡别。

常言人善恶,冥报尤昭昭。

人生所行事,纤屑无能逃。

未知几阎罗,诛赏地府操。

事苟一一判,冥司亦太劳。

人心且难测,安能察秋毫。

而况天好生,阴律何纷淆。

旨哉吾儒言,祸福祇自招。

此气所感应,其理本不遥。

且莫致穷诘,此说非一朝。

亦寓劝惩意,成见不必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探讨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生死、善恶报应的思考。诗人以古代神话和历史人物为引子,指出在燧人氏之前,人类并未掌握长生之术,暗示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和有限性。接着,诗人提出三神山上的仙人难以辨识,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诗中提到“太古人”享受长寿,暗示了人类原始状态下的生活状态可能更为接近自然和谐。诗人通过对比人间的善恶报应,指出人的行为终将受到公正的评判,无论是阎罗王还是冥司,都负责记录和执行这些法则。诗人认为人心难以揣测,世间善恶难以完全分辨,但天道好生,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

最后,诗人引用儒家思想,强调祸福由己招致,生命中的气运和因果关系紧密相连,无需过分追究,因为这些道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全理解。诗中寓含了劝诫之意,提醒人们应遵循自然法则,行善避恶,同时保持对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舟至泳鲤桥

红树青山外,斜阳好放舟。

风多帆力健,潮定橹声柔。

蓼折曾扶蟹,蘋开为泛鸥。

数家临水处,椓杙任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郡城归舟听雨

风雨能令咫尺遥,篷窗高枕听潇潇。

不知舍北湾环水,绿到村前第几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红梅

江上寻梅驾小舠,红罗一曲喜频操。

本无色相容何艳,便著胭脂品亦高。

梦到西湖惊绛雪,客来东阁认绯袍。

巡檐索笑饶佳趣,倍觉嫣然怀意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渔翁

清晨理渔榜,泛泛逐鸥鹭。

欸乃只闻声,荡入烟中去。

岸侧水溁洄,犹识舟行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