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藻景丽丹霄,观霞明四表,旭绮九衢,祥呈六幕,岂徒玉宇澄清,连奎璧辉煌,光透银河千里月;
烟花迷古洞,喜火炮连天,锦灯载道,人到四方,共羡仙源闹热,看物华瑞色,桃开夹岸万家春。
此诗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祥瑞满溢的夜晚景象。诗人以“藻景丽丹霄”开篇,将夜空比作华丽的藻饰,与红日相映衬,展现出一种壮丽的视觉效果。接着,“观霞明四表,旭绮九衢”,描绘了霞光普照四野,晨光洒满大街小巷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祥呈六幕,岂徒玉宇澄清,连奎璧辉煌,光透银河千里月”则进一步渲染了祥云笼罩天地,不仅使天空如玉宇般清澈明亮,还使得星宿奎璧更加璀璨夺目,月光仿佛穿透银河,照亮千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而又祥和的氛围。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人间的欢庆场景。“烟花迷古洞,喜火炮连天,锦灯载道”,通过烟花、火炮、彩灯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古洞或街道上庆祝的热烈场面,烟火交织,炮声隆隆,灯火辉煌,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
“人到四方,共羡仙源闹热,看物华瑞色,桃开夹岸万家春”则表达了无论来自何方的人们,都共同欣赏着这热闹非凡、充满瑞气的景象,万物复苏,桃花盛开,两岸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中人们欢庆、祥瑞满溢的场景,既有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也有社会生活的热闹与和谐,是一幅充满诗意与美感的画卷。
不详
十七夜火树犹辉,不外元宵光景;
二三更银簧迭奏,依然盛世清音。
灯市物华新,知大块多情,假我文章真出色;
梨园风景别,听阳春一曲,笑他弦管亦开花。
故事效豳风,恰此间禾稼登场,万象欢腾新福地;
高歌同郢雪,听几度梅花制曲,一声唱彻小春天。
闻蒲节凭吊何人?
只为曹娥溺水,屈子投江,由古思今,惟有孝女忠臣堪不朽观梨园莫学歹样,且看秦桧贼良,严嵩害善,有头无尾,哪见枭雄奸恶得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