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逍遥名不易,一法贯真宗。
入位谁分别,深玄隐大功。
杳冥难测度,象外理皆同。
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逍遥”一词的咏叹,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法修炼与个人境界提升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逍遥名不易,一法贯真宗”,诗人指出“逍遥”这一精神状态或境界并不好达到,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来实践,最终才能通达真理。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之法的重视和对其深刻理解的态度。
接下来的“入位谁分别,深玄隐大功”,则是在说进入这种精神状态的人,已经超越世俗的区分,他们所隐藏的是巨大的修为成就。这里“入位”可能指的是达到了一定的道德境界,“深玄隐大功”则是对他们高深莫测且不为人知的修炼成果的赞美。
“杳冥难测度,象外理皆同”,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这种精神状态难以用常规尺度去衡量,它超出了形象和逻辑的范围,一切都归于同一原理。这里强调的是修炼成就的深奥与不可捉摸。
末句“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则展现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以进入神仙共处的洞府,与宇宙最高层次——三天和谐相处,同时也顺应了道教中的九重天界。这里不仅描绘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更是对修炼者最终成就的美好展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逍遥”境界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和个人精神提升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达到高层次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不详
知之修鍊法,便是圣中人。
有象虚无境,邪缘不见真。
恒持功行益,响应甚平均。
浑然天地理,大道遍乾坤。
见他颜貌未知年,便说人间寿一千。
修鍊要门皆的实,行持法度甚精专。
于身有益何般是,指口为明道理全。
更拟细穷方外事,无言无语上青天。
逍遥贤圣乐,我闷俗情愚。
鄙俚何堪数,斟量解卷舒。
恶缘须尽去,善事好相于。
忙急真如梦,乾坤造化殊。
灵元物象向天涯,古往今来圣事誇。
无碍智通精进心,研穷理路互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