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皇天(其一)

悲皇天之不余祐兮,祸先集于吾考。

道清明而靡扬兮,德纯静而弗保。

谓仁者其克寿兮,曾奉训于尼宣。

何今昔之刺谬兮,余曷已其涕涟。

余幼奉吾考以周旋兮,历艰难而靡倦。

遽夺考以往兮,使我呼天而浩怨。

天乎何不恤兮,何辜乎考之人。

考而可殒兮,殃愿代于余身。

余德凉而靡数兮,远不蹑考之什一。

徒孤生以茕茕兮,腼吾颜而食是索。

民生有子以待老兮,余负之于末年。

没余齿而犹悼兮,罪何解于皇天。

余闻杞人之烦忧兮,尝窃以为过计。

仰余观而靡覆兮,怪天运之倏替。

萍飘飘而罔定兮,伤哉无父之子。

人有身以待用兮,余今而可以死。

难而弗殉兮,病而弗扶。

子兮如此兮,胡取乎藐尔之孤。

数往愆以自尤兮,非一言之可既。

虽躯壳之倖存兮,魂已荡其如弃。

石可销泉可竭兮,终难泯乎斯志。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悲皇天》,出自明代诗人韩上桂之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深深感慨和对失去父亲的哀痛之情。

首句“悲皇天之不余祐兮”,诗人直抒胸臆,感叹上天对自己不施援手,预示了全诗悲凉的基调。接着,“祸先集于吾考”一句,点明了悲剧的起因——父亲的早逝。诗人指责上天为何要降下这样的灾难,为何无辜地夺走了父亲的生命。

“道清明而靡扬兮,德纯静而弗保”两句,诗人通过赞美父亲的道德品质,反衬出命运的残酷。他相信仁者长寿,却在父亲身上看到了违背这一常理的现象。这种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诗人的痛苦与困惑。

“谓仁者其克寿兮,曾奉训于尼宣”表明诗人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父亲的教诲犹在耳边,却无法再得到他的指导。接下来的“何今昔之刺谬兮,余曷已其涕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到的极度失望和悲伤。

“余幼奉吾考以周旋兮,历艰难而靡倦”回忆了与父亲共度的艰难岁月,以及对父亲的深厚情感。然而,“遽夺考以往兮,使我呼天而浩怨”描述了父亲突然离世后,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愤怒。

“天乎何不恤兮,何辜乎考之人”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质疑与不满,为什么无辜的父亲会遭受不幸?“考而可殒兮,殃愿代于余身”则体现了诗人愿意代替父亲承受苦难的决心。

“余德凉而靡数兮,远不蹑考之什一”强调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差距,以及对未能达到父亲期望的自责。“徒孤生以茕茕兮,腼吾颜而食是索”描绘了失去父亲后的孤独与痛苦,以及面对生活的无奈。

“民生有子以待老兮,余负之于末年”反映了诗人对未能尽孝的遗憾,以及对父亲晚年无人照顾的担忧。“没余齿而犹悼兮,罪何解于皇天”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上天的不解。

“余闻杞人之烦忧兮,尝窃以为过计”引用杞人忧天的典故,表达了对自身忧虑的反思,认为自己的担心可能过于悲观。“仰余观而靡覆兮,怪天运之倏替”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上天行为的不解。

“萍飘飘而罔定兮,伤哉无父之子”将自己比喻为随波逐流的浮萍,失去了方向,感叹作为孤儿的悲哀。“人有身以待用兮,余今而可以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认为活着已经失去了意义。

“难而弗殉兮,病而弗扶”表达了诗人对困境的无力感,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愿意去解决。“子兮如此兮,胡取乎藐尔之孤”是对社会对孤儿的忽视表示不满,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数往愆以自尤兮,非一言之可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省和对过去的遗憾,认为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内心的痛苦。“虽躯壳之倖存兮,魂已荡其如弃”强调了精神上的痛苦,即使肉体还活着,灵魂却已经感到被抛弃。

“石可销泉可竭兮,终难泯乎斯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放弃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对命运不公的深刻反思和对亲情的深情呼唤。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命运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悲皇天(其二)

乱曰:舆载苍盖,以有生兮。天而霣纪,隳厥辰兮。

行焉胡底,坐靡宁兮。于嘻歔欷,怨何时得平兮。

形式:

吁哀

涉冬背秋兮,草木黄落。道行江峡兮,山川寥廓。

忽闻讣哀兮,震欲摧魂。

有考而弗迨养兮,胡庸厥身。

托轻篮以宵奔兮,继之以驰骑。

复敝策而弗前兮,步嵚岑而愿至。

余马蹇余足罢兮,几颠陨而莫憩。

涕滂沱以交洒兮,目淫淫而靡乾。

声哽咽以悽楚兮,气郁结其若吞。

面垢墨以骇瞩兮,骨槎牙而凋残。

夜吁枕而弗寐兮,昼饮泣而不能餐。

愿从余考于杳冥兮,惧前愤之未释。

眷北堂之悴萱兮,苟存生乎朝夕。

仇力壮而难克兮,觉烦惋之填胸。

据三窟以自庇兮,顾执获之无从。

守余志以终效兮,冀凶毒之有穷。

天道若昧兮,网疏无失。

畴宿美而弗宣兮,畴袭昏而弗削。

愚公之移山兮,靡贰厥诚。

精卫之衔木石兮,东海扬尘。

贞苟操而未变兮,何病力之绵也。

捐余躯以就之兮,求无负于涕之先也。

余骛险以申志兮,众口狺而吠余。

曰胡修怨于既往兮,不隐嘿以宁居。

余知冒刃之衔伤兮,悲思而不可遏也。

毕余诚而下陨兮,其犹愈夫枉之活也。

余倖生亦既久兮,何缠牵而弗割也。

知濒死而奋触兮,祈以致帝之罚也。

乱曰:猿猿之慄,履霜枝兮。手荓怒虿,螫弗疑兮。

天不可测,吾虔以俟之兮。

形式:

吊昊

帝悬穹以下吊兮,广照耀此民生。

惟善恶之不爽兮,讫于身而咸平。

兰付烬以犹芳兮,萧始萌而既臭。

桂垂阴而愿荫兮,棘刺裳而致咎。

固昏暴之难醒兮,遗众菑于尔后。

德莫盛于旌贤兮,毒莫憯于厄善。

怵入井以亟拯兮,胡戈矛之屡战。

保凶力以外拒兮,势狰狞而罔犯。

余邀云汉以鉴观兮,汉黯淡其无明。

招枪棓以斥逐兮,交偃息乎上方。

文昌之缓懦兮,非我所诉。

三台参错而靡平兮,孰能察余之故。

历太微以乞怜兮,执法告余以不閒。

贯索之隐见兮,启北户以逃奸。

余张弧以射天狼兮,弧挠弱而难远。

参旗之拂长天兮,钺含愠而靡展。

嗟毕星之在列兮,谓汝网罟胡弗先。

南箕之哆其口兮,欲昵谗而助之言。

凛狺狺于守阍兮,天狗群而迎噬。

螣蛇之舔其腭兮,盛毒怒而莫制。

余以飞廉为迅扫兮,惊飙举其何之。

丰隆殷而欲动兮,羌中路而迟违。

或告余以列缺之闪铄兮,屏翳忽而来蔽。

冀望舒之嗣厥阳晖兮,胡既盈而倏替。

控众神而靡殛兮,气轸结以如惔。

维彼昊苍之无私兮,始若宽而竟严。

虽淫慝之骤富兮,恒聚族而就歼。

呼北斗以迭转兮,孰辰星之敢忒。

命五帝使行令兮,风雷趋其效力。

魄化熊而入渊兮,肉投虎而不食。

曩骄蹇以睢恣兮,倏影沉而响息。

垂昭诫于殊代兮,著荒回之不可作。

乱曰:凡民瞀惑,妒贞贤兮。设机造怨,诬重玄兮。

血气暴强,觊倖延兮。剥极当复,久而颠兮。

告尔凶祥,慎厥门兮。

形式:

五惜(其一)惜岁月

一惜曰:混沌既判,伦类斯繁。孕精川岳,翕气乾坤。

芒兮芴兮莫测,芴兮芒兮可原。

为仙庭之宝树,为幽壑之寒荪。

莫不玉挟怀中,珠擎掌上。羲御初升,霞光始放。

幼而岐嶷,长而韶秀。头角峥嵘,精神驰骤。

骅骝策足于康衢,鸾凤扬辉于远岫。

青春豫乐,以嬉以游。娇姿婉恋,逸态轻柔。

花朝誇其掷果,月夜笑其藏钩。

陌头桃李竞芬芳,波间鸀鳿映辉煌。

绿鬓少年情自别,锦袍公子意非常。

或斗鸡而矜胜,或緤犬以争先。

折柳中和之后,执兰上巳之前。

自谓年华长驻,春光不改。买醉怀高,寻欢事倍。

五侯第内,同追求珠履之尘,百人会中,独唱金盘之采。

雨过云回,兔转乌催。昔为美好,今已虺隤。

潘生有摇落之叹,颜驷有老丑之哀。

发苍苍而就白,齿兀兀以将颓。

往日慷慨豪谈,凭陵侠骨。扛鼎力雄,冲霄气勃。

不觉蹉跎偃蹇,蠖屈龙钟。语言寡味,嘻笑无容。

感坠英之寂寂,伤逝水之淙淙。

故曰月盈则缺,日中则昃。

善作不必善成,善走何如善息。

金火相守而流,阴阳相薄而蚀。

湍涧之下鲜停鳞,惊飙之中无定翼。

虽有道参玄牝,术种灵禾。觅丹蓬岛,采药昆阿。

终莫返虞渊之逸辙,抗砥柱于倾河。

徒疲夸父之策,空倦鲁阳之戈。

是以志士竞其分阴,上圣轻其尺璧。

冠絓树而弗求,屦遗涂而靡索。

宁焚膏以续明,忍乘驹而过隙。

引鉴自照,忧绪孔殷。四十已过,五十无闻。

惧将来之有底,嗟往事之徒纷。

寄语髫年弱冠,莫倚驾电嘘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