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其二)

吹腔不识愁,愁耳偏闻吹。

月明吹更苦,泪洒降羌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吹奏的曲调不懂忧愁,忧愁的人却偏偏听到吹奏。
明亮的月光下,吹奏的曲子更加凄苦,泪水洒落在聆听的羌族孩子身上。

注释

吹腔:指音乐演奏。
愁:忧愁的情绪。
愁耳:对忧愁特别敏感的心灵。
月明:明亮的月光。
更苦:更加悲苦。
泪:眼泪。
降羌儿:聆听的羌族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闻笛(其二)》,通过对笛声的描绘,传达了深深的愁绪。首句"吹腔不识愁",写笛声悠扬,似乎并未直接表达愁绪,但接下来的"愁耳偏闻吹"则暗示听者内心已满是忧愁,笛声反而触动了这份愁情。"月明吹更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和笛声的悲凉,明亮的月光下,笛声更加哀怨,令人感伤。最后一句"泪洒降羌儿",通过"降羌儿"这一形象,可能暗指远方的戍边战士,他们的泪水随着笛声落下,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笛声为媒介,展现了听者的愁苦心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笛

凄凄吹笛裂寒云,羁客难禁醒坐闻。

声逐逝波流不断,月明吹老戍回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病起怀归

绝饮还知百脉清,病夫明日值阳生。

治装肯发迟疑口,要趁江寒水色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逢曹子敬知录三首(其三)

屏气安时彼此同,此时虹燄已销空。

东君造化搀春早,看取花开自在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逢曹子敬知录三首(其二)

州县间关老调官,青衫敝尽只儒酸。

玉堂学士思求代,珍重春风在笔端。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