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封君

东归已老宦游身,桃李阴连章水春。

云断青山余草榻,月临白社失纶巾。

天朝有子看勋业,石室遗文动鬼神。

独倚塞门传楚些,生刍万里复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挽袁封君》,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对袁封君一生功绩与精神的深切缅怀。

首联“东归已老宦游身,桃李阴连章水春”描绘了袁封君晚年归隐的情景,以桃李成荫、春水潺潺的景象象征其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颔联“云断青山余草榻,月临白社失纶巾”进一步刻画了袁封君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用“云断青山”、“草榻”、“白社”、“失纶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其人格的崇敬。

颈联“天朝有子看勋业,石室遗文动鬼神”赞美了袁封君在国家和文化上的贡献。这里“天朝有子”既指其子在朝廷的功勋,也暗含其子继承父志,继续为国效力之意;“石室遗文”则指其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感动了人间,也触动了天地间的鬼神,强调了其思想和作品的深远影响。

尾联“独倚塞门传楚些,生刍万里复何人?”表达了对袁封君去世的哀痛之情。诗人独自倚靠边塞之门,吟唱着哀悼的楚辞,心中满是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生前身后,又有谁能理解并传承他的精神与智慧呢?”这一问,既是对袁封君精神遗产的思考,也是对后世如何纪念和传承先贤精神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袁封君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精神传承等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登石门驿新城望塞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自辛酸。

援袍志在捐身易,按塞年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知往事,偶闻百舌送球寒。

圣朝不欲穷佳器,疏草空从午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学仙者入辽

令威一去几千载,瑶草萋萋华表闲。

不为采芝迟海外,还逢化鹤到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郑山人自闽赴友难归,诗以赠之

海上昔传有侠士,二十年来竟谁是?

鹖冠赴难风尘里,九塞三山八千里。

伤心泪洒将军坟,滦水无声低暮云。

呜呼夜台闻不闻,先生义气高人群!

南归笑掷囊中字,不向人间道其事。

形式: 古风

己已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

试看腊向天涯尽,独有边愁恋二毛。

列塞云连青海色,双弧春隐赤鱼韬。

晨炊烟断家谋拙,旅病魂惊国事劳。

西望蓟门通御气,孤臣不惜敝征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