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挽袁封君》,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对袁封君一生功绩与精神的深切缅怀。
首联“东归已老宦游身,桃李阴连章水春”描绘了袁封君晚年归隐的情景,以桃李成荫、春水潺潺的景象象征其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颔联“云断青山余草榻,月临白社失纶巾”进一步刻画了袁封君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用“云断青山”、“草榻”、“白社”、“失纶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其人格的崇敬。
颈联“天朝有子看勋业,石室遗文动鬼神”赞美了袁封君在国家和文化上的贡献。这里“天朝有子”既指其子在朝廷的功勋,也暗含其子继承父志,继续为国效力之意;“石室遗文”则指其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感动了人间,也触动了天地间的鬼神,强调了其思想和作品的深远影响。
尾联“独倚塞门传楚些,生刍万里复何人?”表达了对袁封君去世的哀痛之情。诗人独自倚靠边塞之门,吟唱着哀悼的楚辞,心中满是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生前身后,又有谁能理解并传承他的精神与智慧呢?”这一问,既是对袁封君精神遗产的思考,也是对后世如何纪念和传承先贤精神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袁封君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精神传承等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