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仲止壁二首(其二)

名闻由昔者,礼进合欣然。

古有不屑教,意令加后鞭。

尚书八座贵,吏部一灯传。

惊代文章伯,曾容贾浪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名声自古以来就流传,礼仪相迎心中欢畅。
古人不愿轻易教导,暗示要用后续鞭策激励。
尚书位列高官显赫,吏部职位薪火相传。
他是文坛震惊一代的大师,曾接纳过贾岛这样的才子。

注释

昔者:古代。
礼进:礼仪相迎。
欣然:心中愉快。
不屑:不愿轻易。
教:教导。
后鞭:后续鞭策。
尚书:古代高级官员。
八座:尚书的八个主要职位之一。
贵:显赫。
吏部:古代管理官吏的部门。
一灯:职位的延续象征。
传:传承。
文章伯:文章大师。
贾浪仙:指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余俦的作品,名为《题韩仲止壁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士和文人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文章的追求以及对前辈的敬仰。

“名闻由昔者,礼进合欣然。”这两句是说那些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的人,他们的美德与学问相结合,使人读之感到欣喜。

“古有不屑教,意令加后鞭。”这里诗人提到古代有一些贤士,他们对于传授知识和道理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愿轻易地去教授他人,而是希望后来者能够自己通过努力去领悟。

“尚书八座贵,吏部一灯传。”这两句描写的是古代对学问的尊崇以及文化的传承。尚书指的是《尚书》,即《书经》,这里的“八座”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学习场合或考试;而“吏部一灯传”则形象地表达了知识和文学的传递,尽管只有微弱的一丝光亮,但依然坚持着。

“惊代文章伯,曾容贾浪仙。”最后两句是对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文人志士的赞誉,他们的文章足以震惊一代,甚至能与古代的浪子高手——贾谊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颂扬和自我期许,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文学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和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

余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韩仲止壁二首(其一)

谒入久不出,兀坐如枯荄。

苍头前致词,问我何因来。

士节久凋丧,人情易嫌猜。

本无性命忧,不去安待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报恩寺

大山奔到海之滨,中有辉光佛刹新。

前后二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御赐登第

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盛世士多贤。

虞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

释褐遽沾琼宴宠,锡诗齐听玉音宣。

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周王宴乐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文笔峰

一飞一飞知几时,斗酒落魄谁共知。

胸中造物饱星斗,笔下文字盘蛟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