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翰林侍郎二首(其二)

玉版徵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

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在山洞中看到玉版上的诏书,沈羲被新任命为侍郎官。
文曲星的吉祥气息与台曜相连,君主才明白天下已安定。

注释

玉版:古代书写用的美石,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徵书:征召的文书,这里指朝廷的任命书。
洞里:山洞之中,这里可能象征隐居或远离尘世的地方。
沈羲:人名,此处指被任命的官员。
侍郎官:古代官职,尚书省的属官。
文星:象征文化和文运的星宿。
台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这里代表朝廷的重要官员。
圣主:对君主的尊称,指贤明的皇帝。
四海安:国家安宁,四海升平。

鉴赏

这是一首典型的贺官诗,表达了对新任官员沈羲升职的祝贺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玉版征书、洞里观察、拜受侍郎官职等细节,展现了当时官场中盛大的礼仪氛围和隆重的升迁过程。

“玉版徵书洞里看”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官员在深邃的洞府之内,通过玉石制成的文书来了解和审视朝廷的诏令和政事。这里的“洞里看”,不仅是对升迁礼仪的具体写照,更象征着新任官员对天子旨意的深切领悟。

接下来的“沈羲新拜侍郎官”则直截了当地指出主角沈羲的职位晋升,表明诗人对其新任职务的认可和赞赏。沈羲这一名字在古代历史中并不鲜见,但此处所提之人,应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文星喜气连台曜”一句,则引入了天象,以文星(即文昌星)作为吉祥的象征,表达了对沈羲新职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喜气”,指的是吉庆之气,这里与“连台曜”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朝廷中充满正能量的景象。

最后,“圣主方知四海安”则是对统治者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英明睿智、国泰民安的赞美。这里的“圣主”,指的是当时的君主,而“四海安”则是古代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天下太平的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羲升职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皇帝和朝政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官员升迁与国泰民安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退居漫题七首(其一)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退居漫题七首(其二)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退居漫题七首(其三)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退居漫题七首(其四)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

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