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胜游谁继竹林贤,岘首高情自邈然。
宝刹千寻出天半,灵山三面落樽前。
梅花摘得宁烦驿,桃叶呼来不用船。
南楚何须说穷巷,且陪铃閤听鹍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李秬灵山亭宴集宠戏之句》。诗中表达了对胜游雅集的怀念和对灵山亭美景的赞叹。诗人以竹林七贤的风雅为典,称颂岘首(可能指某位高人)的高尚情怀,其超然物外的气度令人钦佩。灵山亭的佛寺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而山的三面美景倒映在酒杯之中,增添了宴饮的诗意。
诗人提到梅花采摘无需烦劳驿站,桃叶一呼也无需舟楫,展现了聚会的轻松愉快。他进一步强调,即使身处南楚偏远之地,也不必在意狭窄的巷陌,只需陪伴着清脆的琴声,聆听那如鹍弦般悠扬的音乐,就已经足够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壁间双记快沉冥,山畔谯门水畔亭。
相国名因稽古白,使君眼为好贤青。
废堤不复风摇柳,新槛依然月满汀。
羁旅从公厌游乐,欲图佳致作幽屏。
云端红粉拊雕栏,谢守纶巾语笑间。
游客乍惊人外境,居僧初识面前山。
暂来犹足留公赏,借与真堪著我顽。
铃閤多馀宾从少,谁教瓶盎不曾闲。
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
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
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
困舞尚迎风袅袅,醉妆犹弄日晖晖。
飘零洛下千金价,惭愧江南百草菲。
谢守多才最怜尔,百篇能伴羽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