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秬梅花

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

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

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寒冷的岩石间隐藏着未曾消散的幽深雾气,积雪依旧覆盖着昨晚的草根。
一朵花儿想必已在严冬中率先绽放,其他花朵还未察觉春天的到来。
我惭愧自己无法与皇家花园中的青楼相比,误以为这是唐昌牡丹的碎月之景。
常常遗憾清澈溪流只能映照稀疏的花影,那横斜的姿态仿佛能落入金杯之中。

注释

寒岩:冰冷的岩石。
幽雾:深沉的雾气。
不曾开:未曾消散。
残雪:残留的雪。
犹封:依旧覆盖。
宿草荄:昨晚的草根。
一萼:一朵花。
故应:想必。
腊破:在严冬中绽放。
百花:其他花朵。
浑未觉:还未察觉。
春来:春天的到来。
惭非:惭愧不是。
上苑:皇家花园。
青房:青楼,此处指温室。
比:相比。
误作:误以为。
唐昌碎月:唐昌牡丹的碎月之景。
常恨:常常遗憾。
清溪:清澈溪流。
照疏影:映照稀疏的花影。
横斜:花的横斜姿态。
还许:允许。
落金杯:落入金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李秬梅花》。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寒岩梅花初绽的画面。"寒岩幽雾不曾开",写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清冷与孤寂,雾气未散,更显其坚韧独立。"残雪犹封宿草荄",进一步强调了冬日的严寒,而梅花却在冰雪中悄然破蕾。

"一萼故应先腊破",赞美梅花是寒冬中最早开放的一朵,展现了其不畏严寒的特性。"百花浑未觉春来",通过对比,凸显了梅花作为报春使者的重要地位。诗人自谦地说:"惭非上苑青房比",表示自己不敢将梅花比作宫苑中的名贵花卉,但又误以为是唐昌花(即梅花的一种)的碎月形态,足见其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

"常恨清溪照疏影",诗人遗憾不能长久欣赏梅花的倩影,只能让清溪映照其疏影,流露出淡淡的惋惜。最后,"横斜还许落金杯",以金杯比喻酒杯,表达了诗人期待能借酒助兴,与梅花共赏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坚韧的品格和早春的生机,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秬赏花

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

困舞尚迎风袅袅,醉妆犹弄日晖晖。

飘零洛下千金价,惭愧江南百草菲。

谢守多才最怜尔,百篇能伴羽觞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李秬新庵

无心何用说心灰,庵在青萝绿筱隈。

自可谈间公事了,不妨闲处道书开。

更携邀月清樽上,只著登山小屐来。

桃李他年应勿剪,使君嘉誉在闺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

史君著意与深培,为向吴宫好处来。

得地且从三月暖,明年应更十分开。

溱傍芍药羞香骨,江里芙蓉妒艳腮。

云雨鸿龙总非比,沉香亭北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二)

笑倚东风几百般,忽疑洛渚在江干。

玉容可得朝朝好,金盏须教一一乾。

送目汉皋行已失,断魂巫峡梦将残。

七闽溪畔防偷本,四照亭边更著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