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杪閒步小园因寄区茂对索花

每个石头消一坐,池阴深处纳凉时。

隔云穿过泉无碍,带雨移来树不知。

窗隙乍开删密叶,溪光欲断补疏篱。

东皋多少閒春色,剩本从君乞数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末闲步于小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静谧之美。

首联“每个石头消一坐,池阴深处纳凉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园中石头与池水的和谐共处,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片清凉,而池水的阴凉之处更是避暑的好去处。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颔联“隔云穿过泉无碍,带雨移来树不知”进一步展现了小园内的自然景观。泉水穿过云层,似乎不受任何阻碍,而树木在雨中移动,却未被察觉。这两句通过“隔云”和“带雨”的细节,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颈联“窗隙乍开删密叶,溪光欲断补疏篱”则将视角转向了园中的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窗户突然打开,修剪过的叶子显得格外整齐,溪流的光芒似乎想要穿透稀疏的篱笆,增添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美。这一联通过“乍开”、“删密叶”、“欲断”等词语,展现了园艺的精心设计与自然光线的巧妙运用。

尾联“东皋多少閒春色,剩本从君乞数枝”表达了诗人对园中春色的喜爱与渴望。他希望从园中获取几枝花,带回东皋,分享这份闲适与春意。这一联既是对园中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小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区君玉宿白云山

寂寂虚窗瞰碧岑,孤灯一榻白云阴。

泉因洗钵来香积,月伴听经到法林。

露冷松风生涧底,僧閒夜语隔溪深。

空山秋色无人管,惟有寒螀绕砌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庚申秋日恭陪王侍御老师往宁阳奉祭太师祠限韵

千秋流韵使人思,下马城隅拜旧祠。

召杜堂前歌乐只,冷风亭畔弄流飔。

山僧迓客开閒院,父老逢人话往时。

樗散亦叨门下士,一杯明水荐江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

南溟天外几重天,海国神祠占碧湾。

九译梯航来粤峤,累朝琮璧镇灵山。

观风此日留高韵,揽辔清时识壮颜。

独有宫桃沾雨露,偏多离思水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题叶山人溪上新居

郭外遥遥可辟喧,买居兼得带荒园。

白蘋浪里藏鱼市,红树中间见酒村。

小雨邮云来石榻,寒潮送月到柴门。

常闻采药归家少,墙上人题姓字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