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韵

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

宿昔望见之,恨不生羽翰。

卷脔尘土中,日月如波澜。

迩来老将至,更觉行路难。

闻君谢车徒,选胜群峰峦。

幽深每独往,神异多所观。

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颜。

吹笙烟雾中,举手留盘桓。

信非人间境,邈与时俗悬。

顾怀平生旧,慰以逍遥篇。

三复想在目,令人愧衣冠。

处世阔且疏,幼舆亦有言。

一丘与一壑,自谓无间然。

安得从君游,解缨弄云泉。

昏昏岁复晏,相望空长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嵩山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开篇以“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描绘出嵩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着,“宿昔望见之,恨不生羽翰”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以及渴望飞翔于天际的渴望。

“卷脔尘土中,日月如波澜”则通过对比尘世的琐碎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随后,“迩来老将至,更觉行路难”则反映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道路的艰难有了更深的体会。

“闻君谢车徒,选胜群峰峦”表明诗人得知友人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山峰作为胜地,表达了对友人选择的羡慕与向往。接下来的“幽深每独往,神异多所观”描绘了友人在山中独自探索,发现奇异景象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颜。吹笙烟雾中,举手留盘桓”则通过想象遇见仙人,与之共舞于烟雾缭绕之中,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信非人间境,邈与时俗悬”强调了这种生活并非世俗所能理解,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顾怀平生旧,慰以逍遥篇”表达了诗人回顾过去,以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安慰自己。而“三复想在目,令人愧衣冠”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当前社会束缚的不满。

“处世阔且疏,幼舆亦有言。一丘与一壑,自谓无间然”引用了陶渊明的话,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安得从君游,解缨弄云泉”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游历山水,享受自然的乐趣。最后,“昏昏岁复晏,相望空长叹”则表达了时光流逝,未能实现理想生活的遗憾与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和圣俞逢羊

道旁逢群羊,问羊将何之。

朝供大官膳,踯躅未自知。

觳觫此何罪,无乃刍豢为。

肥躯一报德,鼎俎安可辞。

宁辱泥涂中,故人所以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怀归

图养始干禄,执官复辞亲。

外物与我违,幽怀安得仲。

低徊畏简书,苟且谋贱贫。

碌碌已无期,规规徒自珍。

秋风卷层云,鸿雁知所宾。

我独无羽翰,不能绝飙尘。

形式: 古风

送吕光禄

泛滥诚易挹,俊贤噬肯留。

愧君殊邂逅,卒岁能优游。

会心到稽吕,访古穷嬴刘。

谁令春风来,翩翩动归舟。

千里在明发,一樽成献酬。

江湖望魏阙,离思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改芷亭作水鉴亭

昔人种白芷,既以名此亭。

今我开蠪渊,复以水鉴名。

吾岂异昔人,而徒易其称。

所乐于水乎,内明而外清。

内明可比心,外清可照形。

照形不吾欺,比心不吾倾。

虚静吾自居,逍遥以无营。

会有水鉴贤,吾能与同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