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怀南游道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南闽游历的道友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曾闻飞锡入南闽”描绘了道友轻装简行,如飞鸟般进入福建的场景,给人以飘逸出尘之感。次句“鹤态云踪不可亲”则借鹤的孤高和云的飘渺,暗示了道友的超然与难以亲近。
“静夜独吟空对月”写诗人夜晚独自吟咏,只有清冷的月相伴,流露出孤独与思念。回忆过去与道友的相聚时光,“昔年聚话更无人”,如今连这样的谈话也成了一种奢侈,更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失落。
“波涛路阻书难到”表达了通信的困难,暗含了对道友的牵挂,而“泉石房闲梦自频”则通过梦境寄托对道友的频繁思念。最后两句“未省相逢在何日,西风萧索浙河滨”直接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以及现实中萧瑟秋风中浙河边的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道友的深深怀念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