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匏庵实录馆同人摄影偶志之作

孤臣无分再瞻天,晚直瀛台辄泫然。

复土何年稽一哭?紬书终老息诸缘。

看看兴庆班馀几,历历开元事满前。

他日梦华各成录,能忘此会玉堂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名为《次韵和匏庵实录馆同人摄影偶志之作》。陈宝琛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

首联“孤臣无分再瞻天,晚直瀛台辄泫然”,诗人以“孤臣”自喻,暗示自己作为臣子,无法再得到君王的垂顾,只能在晚年时分,独自在瀛台(可能指皇宫中的某处)流露出哀伤的情绪。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隐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颔联“复土何年稽一哭?紬书终老息诸缘”,“复土”可能是指恢复故土,但此处更可能暗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稽一哭”则表达了对过去事件的深切哀悼。而“紬书终老”意味着诗人将一生致力于整理历史文献,直至生命终结,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执着与热爱。最后,“息诸缘”则可能象征着放下一切杂念,专注于历史研究。

颈联“看看兴庆班馀几,历历开元事满前”,“兴庆班”可能指的是兴庆宫,此处可能是在说历史上的兴衰更替,而“开元事”则是指唐朝开元盛世的往事。这两句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对往昔辉煌的追忆。

尾联“他日梦华各成录,能忘此会玉堂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想象。他认为,即使在未来的梦境中,历史的繁华与美好仍能被记录下来,如同在玉堂仙(可能指皇宫或文人雅集之地)的聚会一样,充满了诗意与文化的氛围。这既是对历史的怀念,也是对未来文化传承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一)

昨来腊尽顷春残,棋局长安总未安。

场圃规成亭亦结,远山如画就君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二)

两村还往一牛鸣,炊黍羹蔬数短更。

此景从来谁梦到?菊花开后尚论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三)

同是人间待尽身,菰芦心事愧遗民。

朝朝掉鞅金鳌路,犹自冠裾托侍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中节赐纱卷次温毅夫御史韵

五日唐宫例赐衣,人间节物奈全非。

夙忘宠辱空诸有,老阅寒炎审所依。

耕钓分难初服遂,章缝幸未素心违。

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