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南浔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

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

百年云水原无定,一笑江湖本浪游。

赖是故人同旅宿,清樽相对散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夜泊南浔》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南浔泊舟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寒料峭的夜晚,灯火映照下的南浔水乡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描绘了春夜寒冷,诗人穿着厚重的衣物,在南浔的夜晚泊舟岸边,灯火映照着四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则通过描述风向和波光,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同时波光与天际相连,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和谐。

颈联“百年云水原无定,一笑江湖本浪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如同云水般无常,而自己就像在江湖中随波逐流,享受着旅途中的自由与乐趣。

尾联“赖是故人同旅宿,清樽相对散牢愁”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庆幸有老友相伴,共同度过这夜晚的孤独时光,通过饮酒谈笑,消解了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晚泊杨庄

碧云微敛四山苍,晚泊孤舟对夕阳。

店舍寂寥斜带水,人家篱落尽栽桑。

风烟入望知何处,鸡犬相闻自一乡。

正自旅怀眠不得,数声渔唱起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胡柏泉

当日筹边事最更,曾看疏草识高名。

旋收书札浑如面,未及交欢已有情。

塞上底须论马失,周南空复著书成。

遥知西涧春潮急,野渡孤舟尽日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楼

狂搔白发倚南楼,落日边声入暮愁。

万里长风谁破浪,一时沧海遂横流。

敢言多垒非吾耻,空复崩天负杞忧。

安得甘霖洗兵马,浮云明灭思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袁裕春佥宪之建宁

拾遗省闼岁才更,忽领行台抚建宁。

喜见胜之持使节,却教汲黯去朝廷。

民情有待随车雨,天汉先瞻执法星。

雅志高怀何处写,武夷山有晦翁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