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芬阁二首(其一)

诗亡向千载,礼义谁维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称绮词。

卓哉先生才,邈视数子卑。

抗怀信高洁,出事皆清奇。

不矜险绝句,意远窥无涯。

春归鉴湖绿,水落严子矶。

往来寄渔钓,遁世心独知。

松月绕云山,尽入骚人思。

白雪雅调高,俗耳听不宜。

群儿谩嘲毁,百岁名愈驰。

裔孙有清风,宛若先生诗。

搔头试一吟,古意犹能追。

形式: 古风

翻译

诗篇虽已流逝千年,礼仪何人继续传承。
唐代诗人中出名者,沈佺期、宋之问以华丽辞藻闻名。
沈先生才华卓著,远超众人,他们的诗作低微。
他胸怀坦荡,品性高洁,所写之事都清新奇特。
他不炫耀艰深的绝句,意境深远,难以穷尽。
春天归来,鉴湖碧波荡漾,水位下降,严子陵的钓鱼台清晰可见。
他的生活与渔钓为伴,隐逸之心唯有自己知晓。
松月环绕云山,触动了文人的思绪。
他的诗歌格调高雅,世俗之人难以欣赏。
尽管遭受群童嘲笑诋毁,但他的名声反而更盛。
他的后裔保持着清高的风范,如同先祖的诗篇。
轻轻抚头,试着吟诵,古人的意蕴仍能追寻得到。

注释

千载:千年。
维持:传承保持。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绮词:华丽的辞藻。
卓哉:卓越。
邈视:远超。
抗怀:胸怀坦荡。
高洁:品性高尚纯洁。
窥无涯:难以穷尽的意境。
鉴湖:古代湖泊名。
严子矶:历史遗迹,可能指严子陵钓鱼台。
遁世:隐居避世。
骚人:文人墨客。
白雪:比喻高雅的诗篇。
谩嘲毁:嘲笑诋毁。
裔孙:后代子孙。
古意:古人的思想情感。

鉴赏

此诗通过对唐人得名者沈宋的称赞,表达了诗人李洸对于前贤文学成就的敬仰之情以及个人才华的自信。"卓哉先生才,邈视数子卑"一句中,"卓哉"表达的是对沈宋才华的极高评价,而"邈视数子卑"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坛庸俗之辈的超然态度。"抗怀信高洁,出事皆清奇"进一步强调了沈宋作品的高洁和独特。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如"春归鉴湖绿,水落严子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寂寞幽深的情怀。"往来寄渔钓,遁世心独知"则透露了诗人隐逸之志和内心的宁静。

"松月绕云山,尽入骚人思"一句中,以松月为背景,将自然景物与文学情怀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白雪雅调高,俗耳听不宜"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文学理想和追求的坚持,即在平庸之世中保持个人的艺术追求。

最后,"群儿谩嘲毁,百岁名愈驰"表达了对后世评价的超然,"裔孙有清风,宛若先生诗"则是对于沈宋文学遗风的赞美。结尾的"搔头试一吟,古意犹能追"显示了诗人在创作时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求和回味。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李洸对前贤文学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超逸脱俗、坚持艺术理想的情怀。

收录诗词(2)

李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妙庭观

风驭云车去几年,空馀故迹锁苍烟。

古来信有神仙事,莫漫诗成谢自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吊危一

南乡老人危翁一,岁晏雨晴扶杖出。

惊闻二圣尘再蒙,归阖柴门哭三日。

眼空愁绝声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凛然生气申包胥,万古千秋葬忠义。

形式: 古风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

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

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

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吴钩。光透黑貂裘。

客思晚悠悠。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

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手上扁舟。

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枫叶浓于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浅。

又是秦鸿过,霁烟外,写出离愁几点。

年来岁去,朝生暮落,人似吴潮展转。

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情远。

双屐行春,扁舟啸晚。忆昔鸥湖莺苑。

鹤帐梅花屋,霜月后、记把山扉牢掩。

惆怅明朝何处,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敛。

定苏堤、重来时候,芳草如剪。

形式: 词牌: 击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