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

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

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

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吴钩。光透黑貂裘。

客思晚悠悠。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

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手上扁舟。

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老朋友的身体可好?又已度过一个秋天。
想起十年前的约定,心中那座长满青苔的小屋和杜若盛开的洲地。
虽然梦境无法飞越遥远,只有岁月流水般不断东逝。
在南浦的春波中我们曾作别,西山的傍晚又增添了新的离愁。看着手中的吴钩,月光穿透黑色的貂裘。
游子的思绪在夜晚漫无边际,不知何时何地再相逢,只能在深夜听雁鸣,夕阳下呼唤海鸥。
无数的白云映照在沧江之上,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与你一同乘扁舟出行。
乌鸦阵列不知人心,黄昏时分飞向城头。

注释

故人:老朋友。
健否:身体好吗。
十载:十年。
心期:心中的约定。
苍苔:青苔。
茅屋:小屋。
杜若:香草名,象征高洁。
南浦:古代送别之地。
西山:西方的山。
吴钩:古代兵器,弯刀。
黑貂裘:黑色的貂皮衣。
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残更:深夜。
扁舟: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珏创作的《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切,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无奈感慨。

"故人知健否, 又过了一番秋。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 这几句通过问候旧友是否安好,再次经历了秋天的到来,回忆起十年前的约定,描绘出一幅荒废的茅屋和美丽的风景线条,抒写了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情感。

"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吴钩。光透黑貂裘。客思晚悠悠。" 这段诗文中,天边的远处无法抵达,只能感叹时光如流水般不断向前推移。南浦春日的别离和西山暮雨带来的新愁交织在一起,穿插着吴钩(一种装饰品)的细节,以及黑貂裘透出的微光,都深化了诗人的客居思念之情。

"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手上扁舟。" 诗人在寻觅下一次相遇的机会,同时也感受着暮色中野鸭的叫声,以及沧海之水和白云间那难以计算的岁月,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最后两句则是描绘了一群乌鸦在黄昏时分飞向城墙的情景,通过乌鸦不知道人类情感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的描写,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2)

李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枫叶浓于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浅。

又是秦鸿过,霁烟外,写出离愁几点。

年来岁去,朝生暮落,人似吴潮展转。

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情远。

双屐行春,扁舟啸晚。忆昔鸥湖莺苑。

鹤帐梅花屋,霜月后、记把山扉牢掩。

惆怅明朝何处,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敛。

定苏堤、重来时候,芳草如剪。

形式: 词牌: 击梧桐

送钤辖馆使王公

郤縠诗书奕世传,西人歌德别戎旃。

三朝功业标勋府,四稔恩绥播蜀川。

耦射隔花闻破帖,分题临沼间中筵。

归朝圣旨俞佥望,畿内封侯养重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句(其一)

红沽村落酒,肥鲙海乡鱼。

形式: 押[鱼]韵

句(其三)

银山云出海,练水涧分冈。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