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心约赵安道中大家兄次律学士及仆探梅城山乘月泛舟而归

穷居不厌车马绝,委巷衡门常昼闭。

朝来剥啄谁过予,倒屣逢迎走惊蹶。

里中胜士真可人,为忆寒梅耿残雪。

招呼闻早探幽芳,平溪径遣扁舟截。

西山佳处云坞深,松竹萧森迷洞穴。

上方小阁锁空明,开窗下见千山列。

画手无人貌平远,野阔天多供一瞥。

冰花只作小寒枝,拄杖不辞穿巀嶭。

野僧省事畏客狂,攀援自向南枝折。

疏香低入坐中来,骨冷肌清伴高洁。

襟期况有公子贤,伯也雄豪负奇节。

手拈冻蕊荐深杯,妙语琅琅契禅悦。

人间此会不多有,忍放杯空成小别。

归来怀抱与谁论,一棹翻然载明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与求与友人在冬日探梅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

首句“穷居不厌车马绝”,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偏远之地,虽少车马喧嚣,却也乐在其中。接着“委巷衡门常昼闭”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简朴。诗人以“倒屣逢迎走惊蹶”形容友人的到来,既表现了对友人的热情欢迎,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里中胜士真可人,为忆寒梅耿残雪”两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品行,也表达了对冬日梅花的欣赏。诗人邀请友人一同前往探梅,“平溪径遣扁舟截”,展现了他们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西山佳处云坞深,松竹萧森迷洞穴”描绘了探梅途中所见的美景,云雾缭绕的山峰、茂密的松竹,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神秘的画面。“上方小阁锁空明,开窗下见千山列”则展示了到达目的地后的景象,阁楼空灵,窗外群山排列,美不胜收。

“画手无人貌平远,野阔天多供一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向往。接下来的“冰花只作小寒枝,拄杖不辞穿巀嶭”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探梅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

“野僧省事畏客狂,攀援自向南枝折”描述了途中遇到的野僧,以及他们共同探梅的情景。最后,“疏香低入坐中来,骨冷肌清伴高洁”将自然之香与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襟期况有公子贤,伯也雄豪负奇节”赞美了友人的品德与才华,同时预示了他们的对话将充满智慧与趣味。“手拈冻蕊荐深杯,妙语琅琅契禅悦”描绘了他们在饮酒谈笑间,心灵得到了深刻的共鸣。

“人间此会不多有,忍放杯空成小别”表达了对这次相聚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即将到来。“归来怀抱与谁论,一棹翻然载明月”则以月夜泛舟结束,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腊月二十六夜大雪投晓霁色恍然鸟语啁啾便有春意感而赋之

黄昏雪打窗,夜雨破幽梦。

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

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

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

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

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

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

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

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

心闲数造化,骨寒遭鬼弄。

那惊梅柳新,但饱藜藿供。

行须过田家,泥饮空社瓮。

形式: 古风

次韵葛鲁卿送示近作一通二首(其一)

八驺尽屏如萦策,微步招寻老宾客。

离离草色乱沟塍,脚底春风随蜡屐。

蛰龙昨夜起洄潭,忽雷闪电飞千岩。

朝来遗珠落怀袖,复见国风歌二南。

公洗膏肓砭传癖,词伯儒宗蚤扬历。

诗成聊复贮锦囊,副在久应藏石室。

只今漂泊客烟村,高哦七字哀王孙。

有如此言公不食,东山那得留安石。

形式: 古风

次韵葛鲁卿送示近作一通二首(其二)

君侯胸次多筹策,岁晚翻为江海客。

小隐方营一把茅,幽寻定费几两屐。

公心落月印寒潭,出济巨川归筑岩。

追还正始游戏事,聊为风骚作指南。

我有幽忧如酒癖,起诵君诗春寂历。

天公下取气凌云,神物护持光满室。

老矣怀归葑上村,倚公佳句谱桐孙。

须公拯危纾旰食,快写车攻刊乐石。

形式: 古风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其一)

上谒军门宜杖策,谁为兵家分主客。

猛将翻乘下濑船,幽人退整登山屐。

山泉闻似百花潭,山曲盘回十里岩。

丘壑夔龙人太息,那将捷径比终南。

吾邦旧事论三癖,佳处还堪记游历。

深讥表饵误朝廷,急赞烝尝安庙室。

避地来居水绕村,凫鹥哺子竹生孙。

苜蓿堆盘从野食,人爱当年二千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