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首(其一)

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

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

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

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

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

形式: 偈颂

翻译

今天是二月半,百花盛开得灿烂。
云雾缭绕在青翠山峰之巅,黄莺在杨柳岸边鸣叫。
观音菩萨借道而行,文殊菩萨相伴左右。
只有通晓空性的僧人,手持竹杖全然不顾这些。
即使天空飘落如花的雨点,到最后还是如此这般。

注释

今朝:今天。
二月半:农历二月十五日左右。
百华:百花。
烂熳:盛开,繁茂。
云绕:云雾环绕。
翠峰:青翠的山峰。
莺啼:黄莺鸣叫。
杨柳岸:长满杨柳的岸边。
观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
借路:借道而过。
文殊:智慧菩萨。
分主伴:相伴同行。
解空人:通晓空性的人,指僧人。
支筇:手持竹杖。
浑不管:全然不顾。
直饶:纵然,即使。
天外雨华:天上的雨点像花一样。
翻覆:反复,最终。
都来是这汉:归根结底还是如此。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师远的《偈颂四首(其一)》描绘了春天二月中旬的美丽景色。首句“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生动地展现了百花盛开的绚烂景象,犹如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接下来,“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进一步描绘了山峰被云雾环绕,杨柳依依,黄莺鸣叫的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诗人以观音和文殊两位佛教菩萨象征吉祥与智慧,通过“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的意象,寓言修行者在自然中寻求佛法的引导和陪伴。最后一句“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表达了只有真正理解空性的人,才能超脱世俗,对风雨无惧,手持竹杖(筇)悠然前行,不为外物所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春天的景色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禅意。

收录诗词(7)

释师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四首(其三)

五日一番升座,拈出现成行货。

大众普请商量,恰是老僧罪过。

形式: 偈颂 押[个]韵

入己还闭

南方经历几云烟,收得珍奇货满船。

弹指便风帆到岸,一时翻作大光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大芙蓉接待

水云何处觅行踪,踏破天台雁荡峰。

脚力尽时消息在,小芙蓉接大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云谷

或卷或舒多变态,随呼随应发天真。

谁知路转峰回处,幽鸟啼芳别是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