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五首(其四)

新月当帘,微风生树,绣勒同逐香车。

韩潭西去,灯影记苏家。

难得蓬瀛俊侣,商量到、银勺红牙。

偏容我、坐头白发,移近一枝花。

周遮屏镜侧,分飘罗袂,小叠蛮韡。

更掩扇清歌,娇倚窗纱。

笛里分明旧恨,潇湘水、不到天涯。

空赢得,青衫老泪,重与洒琵琶。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开篇“新月当帘,微风生树”,以月色和微风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新月如帘,微风轻拂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景象。

接着,“绣勒同逐香车”一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绣勒(可能指装饰品或车饰)随香车一同前行,暗示着主人公乘坐的车辆装饰精美,香气袭人,仿佛带有一种贵族的气息。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韩潭西去,灯影记苏家”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和地点,韩潭和苏家,可能是借指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故事,通过这样的设置,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难得蓬瀛俊侣,商量到、银勺红牙”中,“蓬瀛”常用来比喻仙境或理想之地,“俊侣”指的是才华横溢的朋友,“银勺红牙”可能是指宴席上的餐具,这里用以形容聚会的奢华与高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与智者共聚的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向往。

“偏容我、坐头白发,移近一枝花”则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美好事物相伴的愿望。

“周遮屏镜侧,分飘罗袂,小叠蛮韡”描绘了屏风、镜子旁,罗裙飘动,蛮韡(可能指某种装饰物或衣物)折叠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细节之美。

“更掩扇清歌,娇倚窗纱”则通过动作和姿态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和优雅,清唱的歌声与窗外的纱帘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笛里分明旧恨,潇湘水、不到天涯”中,“旧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遗憾,而“潇湘水”则可能象征着远方或难以触及的理想之地,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空赢得,青衫老泪,重与洒琵琶”以“青衫”(古代官员的服饰)和“老泪”描绘了诗人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通过再次弹奏琵琶来寄托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惜、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文化韵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五首(其五)

花醒馀寒,柳苏丝雨,闰春留作重三。

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

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

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

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

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临江仙十二首(其一)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二)

满院槐阴风簌簌,卷帘红日西斜。

竹炉矮几自煎茶。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

书卷丹黄从校毕,南天闲数归鸦。

碧云长自绕山衙。豆香慈母馔,瓜熟冷官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三)

团扇家家图画在,萧然海鹤风姿。

梦随铁骑醉吟诗。三山临水宅,万里拂云祠。

老辈风流今似昔,烟霞遥订心知。

江南秋及杖藜时。绿蓑菰米艇,乌帽菊花篱。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