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五首(其五)

花醒馀寒,柳苏丝雨,闰春留作重三。

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

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

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

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

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春日景致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花醒馀寒,柳苏丝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儿在微寒中苏醒,柳枝在细雨中轻柔地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一句,诗人自比为疲于游历的文人,感叹春天的时光似乎过于漫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则展现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的情景,他们在京城的角落里悠闲地乘马游玩,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欢愉。

“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轻淡的云雾中,朱红色的城墙隐约可见,松树的阴影在阳光下缓缓移动,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这一句,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的聚会,那时他们曾在寺庙中款待僧侣,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则提到了咸丰年间,诗人与朝中官员的交流,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最后,“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表达了对僧人的贫困和树木的老去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则是站在高处远眺,夕阳下的麦田与晴朗的山岚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十二首(其一)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二)

满院槐阴风簌簌,卷帘红日西斜。

竹炉矮几自煎茶。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

书卷丹黄从校毕,南天闲数归鸦。

碧云长自绕山衙。豆香慈母馔,瓜熟冷官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三)

团扇家家图画在,萧然海鹤风姿。

梦随铁骑醉吟诗。三山临水宅,万里拂云祠。

老辈风流今似昔,烟霞遥订心知。

江南秋及杖藜时。绿蓑菰米艇,乌帽菊花篱。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四)

春梦枝头重唤觉,睡情又近黄昏。

绿阴如幄静当门。风擎罗扇艳,月傍玉钗温。

晓起冰肌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

晚妆依旧点脂痕。几回携烛看,生恐再离魂。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