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北楼

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伯淳的《共北楼》描绘了楼台的缥缈与壮丽景象,以及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首句“缥缈楼台十二阑”,以“缥缈”二字形容楼台的虚幻与高远,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暗示了楼台的宏伟与超凡脱俗。接着“举头人在凤池班”,将观者置于楼台之上,俯瞰下方,如同站在凤凰池畔,隐喻着观者的尊贵身份与视野的开阔。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楼台的地理位置之优越,即使是在广阔的天空中,也能清晰可见,仿佛与星辰紧密相连,象征着楼台的崇高与神圣。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这里强调了楼台不仅是观赏之地,更是关乎国家政事的重要场所,其雄伟壮观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足以让人沉醉于山河之美。

最后,“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表达了楼台对于东南地区民众的重要性,如同古代圣君尧的日光普照,给予人们希望与温暖,同时也暗示了楼台能够将这份光明与福祉传播至更远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楼台的壮丽与崇高,以及其在政治、文化乃至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77)

张伯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赵治中

要教岭海瘴尘清,胆气凌空身可轻。

北阙肆颁温诏语,南州欣见老书生。

马卿谕蜀惟传檄,裴相平淮不□兵。

论赏云中还未竟,秋香晚节是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王元帅

奇绝曾闻海外游,瘴乡安适等中州。

六韬三略传书出,二广重湖宦辙周。

广将来从元帅府,杜陵吟到岳阳楼。

公馀莫恨登临少,民瘼须将念虑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宣使趋省

百里栖迟别驾才,好风飞下鹤书催。

扁舟扬子江头去,两雁禦儿溪上来。

驿路相望秋月照,邦人专待使星回。

临岐不作阳关想,聊写心期付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

客中岁晚正天寒,几度行藏独倚阑。

窗眼奏竽风借隙,檐牙间玉雪留残。

同门合志成三益,剪烛论文羡二难。

空作孤山香影梦,此君相对祇苍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