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节节皆龙冢,蜕骨崚嶒幻此藤。
栗楖生来呼上座,猕猴拾得奉胡僧。
子能致此须牙具,我试携之气力增。
欲上泰山宾出日,便须著脚共猱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所作的《谢弥大惠万岁藤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根由藤蔓幻化而成的宝杖,寓意深厚。"青山节节皆龙冢",暗示这藤杖来自山中,可能带有神秘力量,象征着长寿与尊贵。"蜕骨崚嶒幻此藤",形象地描绘了藤杖的形态,仿佛是龙的遗骨幻化而来,富有奇幻色彩。
"栗楖生来呼上座",将藤杖比喻为珍贵的坐垫,表达对馈赠者的敬意,同时也寓含了杖的实用性。"猕猴拾得奉胡僧",进一步强化了杖的来历不凡,暗示其非凡品质。诗人感慨道:"子能致此须牙具,我试携之气力增",表达了对杖的珍视和期待它带来的力量。
最后两句"欲上泰山宾出日,便须著脚共猱升",诗人想象自己手持此杖攀登泰山,如同猿猴般轻盈,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以及杖带给他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赠予的藤杖的深深敬意和喜悦之情。
不详
水石生来瘦,乾坤孕此情。
寒溪千尺照,残雪数枝横。
光射霜髯逼,酥浮玉面争。
何人夜吹笛,故作断肠声。
冷淡不生桃李径,只将素艳伴红梅。
冰清玉润檀心炯,日暮天寒翠袖回。
似倚兰舟并桂楫,羞称金盏共银台。
谁将六出天花种,移向人间妙夺胎。
汀州春晚乐忘归,野草幽花兴趣微。
翠叶参差舒凤翮,斑心点缀戏儿衣。
掌中玉燕翩将舞,钗上银蛾乱欲飞。
便想此身为钓叟,沧江烟雨白鸥矶。
山居种苇意如何,相见沧江渺渺波。
窗外近移秋色早,夜来偏觉雨声多。
微风动叶蜻蜓立,暗浪冲根郭索过。
谁解写成团扇面,萧萧残雪卧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