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郁孤台(其一)

区区倦翼傍旌旄,独上名台滞思逃。

章水背流馀派合,崆山前隐独峰高。

万家井落氛埃绝,千里喉襟气象豪。

一见荆川胜侯印,况将佳趣慰尘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郁孤台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首联“区区倦翼傍旌旄,独上名台滞思逃”中,“区区倦翼”比喻诗人疲惫的心灵,而“独上名台”则表达了他寻求精神解脱的愿望。“滞思逃”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寻求宁静的渴望。

颔联“章水背流馀派合,崆山前隐独峰高”描绘了郁孤台周围的自然景观。章水蜿蜒曲折,背流而行,余脉汇聚;崆山则在前方,有一座独立的高峰,显得格外挺拔。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山水之美与孤独之感的交织。

颈联“万家井落氛埃绝,千里喉襟气象豪”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局部的山水景象转向更广阔的天地。这里“万家井落”象征着人间烟火,而“氛埃绝”则暗示了诗人眼中世界的纯净与宁静。同时,“千里喉襟气象豪”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豪迈之情,以及对自由与壮丽景色的向往。

尾联“一见荆川胜侯印,况将佳趣慰尘劳”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这里“荆川”可能是指荆门川,与“侯印”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与人工之物的平凡。最后,“佳趣慰尘劳”表达了诗人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缓解生活压力和心灵疲惫的意图,体现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敬畏,以及他们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登郁孤台(其二)

去年秋宿洞庭湖,今日登临在郁孤。

两处风流皆胜绝,一身奔走亦崎岖。

光摇二水看云断,翠滴千山爱日晡。

吏役不容清兴足,放船回首望城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过赣石

乘危趋疾固轻身,却羡操舟妙入神。

石罅安船石头立,渔人谩笑往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柱滩

密密赣滩三百里,此滩崛起最峥嵘。

中原柱石知多少,安用江心滥得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九月八日离虔

明日重阳日,章江独放船。

岂无时节兴,固有简书牵。

残暑犹争际,馀雷忽霈然。

诘朝晴气爽,忍负菊花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