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静江澄玉雪腮,何年和月下瑶台。
卷中不敢端详看,曾得君王一笑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婉的宫廷画面,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宫中女性的赞美之情。
“海静江澄玉雪腮”一句,以天然的景象比喻吴淑妃的肌肤之白,如同洁净无瑕的玉石,而“海静”二字更添了一份宁静深远之感。诗人将她的面颊比作雪,既表明了其纯洁无暇,也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
“何年和月下瑶台”则是对时光流转与宫廷生活的一种描绘,“瑶台”指的是宫中的高台或楼阁,诗人以此暗示吴淑妃不仅美貌,还拥有尊贵的地位。这里的“何年和月”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悠远感,仿佛是在询问在哪一个温柔的季节里,她才会走下瑶台。
接下来的“卷中不敢端详看”表明诗人对这份美好是既羡慕又敬畏,不敢过分凝视,只能偷偷地瞥一眼。这里的“卷中”可能指的是宫中的某种书籍或物品,通过这种隐喻,诗人表现了自己对于吴淑妃的尊重与爱慕。
最后,“曾得君王一笑来”则是对吴淑妃在皇帝面前的宠爱的一种描绘。这里的“君王”指的是皇帝,而“一笑来”则表明了她只需得到皇上的一个微笑,就能获得无数的恩惠和宠信。这不仅展示了吴淑妃的美貌,还揭示了她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宫廷女性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宫廷生活中的某些特有情境。
不详
南宋文学家、诗人。原名科,自号巽斋,又号骊塘。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南康军教授,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出知潮州,又知漳州。卒年七十四,文为洪迈所赏,诗与杨万里唱和,著有《巽斋集》
痛入香龈是不禁,三郎心痛亦何深。
当时更有唇亡处,自是君王不动心。
巽斋幸自少人知,饭饱官闲睡转宜。
刚被旁人去饶舌,刺桐花下客求诗。
兀坐书林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
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风清宴瑶池,正拥万姬醉。
忽有青衫人,穿仗献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