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九日集李公詹别署》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李公詹的别署中聚会的情景,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
首联“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开篇即点明地点,以“瀛洲官阁”与“帝城”相呼应,暗示了高雅的文人聚会之所。诗人远眺燕山,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往事的深深感慨。
颔联“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进一步深化情感。易水,是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地点,此处借以表达对英雄豪情的追忆;渔阳,与燕山相邻,秋天的雁声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暗含离别的哀愁。
颈联“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运用了胡笳与画角这两种古代乐器的音色,分别代表了边塞的悲凉与战场的激烈,长榆月与落木风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融为一体。
尾联“我自感君歌出塞,相过非为菊花丛”,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歌声中蕴含的边塞情怀的共鸣,同时也说明了聚会并非仅仅为了赏菊,而是为了共同分享心中的忧思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