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集李公詹别署

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

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

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

我自感君歌出塞,相过非为菊花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九日集李公詹别署》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李公詹的别署中聚会的情景,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

首联“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开篇即点明地点,以“瀛洲官阁”与“帝城”相呼应,暗示了高雅的文人聚会之所。诗人远眺燕山,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往事的深深感慨。

颔联“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进一步深化情感。易水,是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地点,此处借以表达对英雄豪情的追忆;渔阳,与燕山相邻,秋天的雁声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暗含离别的哀愁。

颈联“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运用了胡笳与画角这两种古代乐器的音色,分别代表了边塞的悲凉与战场的激烈,长榆月与落木风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融为一体。

尾联“我自感君歌出塞,相过非为菊花丛”,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歌声中蕴含的边塞情怀的共鸣,同时也说明了聚会并非仅仅为了赏菊,而是为了共同分享心中的忧思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今上驻跸端州恭纪(其一)原作

铜柱珠崖日月光,弯弓东望尽扶桑。

风云本不遗屠钓,天地何曾外犬羊。

失在东隅非汉过,至于南海是周疆。

两都父老还跂望,愿得威加归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今上驻跸端州恭纪(其二)改一

水上黄龙出负舟,七星环拱待宸游。

短衣各自羞从虏,左袒何人不为刘。

失在东隅何损汉,至于南海实兴周。

东方千骑如云簇,诸将承恩新拜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今上驻跸端州恭纪(其三)改二

铜柱珠崖氛祲开,扶胥东望水潆洄。

风云一旦生屠钓,天地从新辟草莱。

永日复明羲叔宅,南风重播九成台。

两都父老齐回首,愿上君王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弘光恭纪

杨柳啼鸦旧白门,高皇弓剑此犹存。

凤凰城阙临三辅,龙虎山河壮九阍。

白水真王新应兆,苍梧帝子未归魂。

经纶草昧今伊始,一代风云岂易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