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飏。

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

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

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

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

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

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

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

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

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

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

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

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

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

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

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

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

吏隐类方朔,谏说慕袁盎。

威颜尚不接,肝胆终难谅。

知无匡世资,三山行将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冯琦的《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世事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直言敢谏者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圣人宽宥与君子壮志的消长,暗示了时局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诗人提到贾谊的哭泣和汉文帝的包容,暗指友人可能遭遇的困境,同时也赞扬了他们的才德。

诗中描述了朝廷中的风云变幻,侍臣缇骑的权势更迭,以及贤良被贬的现实,表达了对公正贤能人士遭受压制的惋惜。诗人告诫友人要保持忠诚,不忘国家的厚待,同时提醒他们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猜疑。

最后,诗人自谦为非诤臣,但仍表示愿意像方朔和袁盎那样进言,尽管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仍期待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明朝官场的复杂与无奈,以及对直言之士命运的关注。

收录诗词(73)

冯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用索五十诗感时念别言咏斯章并寄直卿伯桢

元化一何速,汝年遂半百。

余最小弱弟,头颅亦已白。

身世忽欲老,日月弥堪惜。

往时阶下树,历落数十尺。

以兹生感叹,岂更堪离析。

忆昔入词林,及汝共朝夕。

欢言如醇酒,终不废药石。

中夜尚杯酌,盛夏咸袒裼。

惊心问疾病,握手论干鬲。

一朝忽分携,万事俱陈迹。

南浦送客处,俨然遽为客。

往时我送人,衣冠竟长席。

今日君送我,双骑长安陌。

昔如满树花,万点临阶赤。

今如一片叶,万里随流碧。

欢敢望当年,别亦非畴昔。

音徽虽已远,往事颇历历。

曾公陟宫端,王郎为囧伯。

勋业当及时,努力相鞭策。

垂天忆大鹏,避风感六鹢。

出处不同行,意固各有适。

寄言凤池侣,无羡林间翮。

形式: 古风

观灯篇

帝握千秋历,天开万国欢。

莺花周正月,灯火汉长安。

长安正月旋玑正,万户阳春布天令。

新岁风光属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五都万宝集燕台,航海梯山人贡回。

白环银瓮殊方至,翡翠明珠万里来。

薄暮千门凝瑞霭,当天片月流光彩。

十二楼台天不夜,三千世界春如海。

万岁山前望翠华,九光灯里簇明霞。

六宫尽罢鱼龙戏,千炬争开菡萏花。

六宫千炬纷相似,星桥直接银河起。

赤帝真乘火德符,玉皇端拱红云里。

灯烟散入五侯家,炊金馔玉斗骄奢。

桂烬兰膏九微火,珠帘绣幌七香车。

长安少年喜宾客,驰骛东城复南陌。

百万纵博输不辞,十千沽酒贫何惜。

夜深纵酒复征歌,归路曾无醉尉诃。

六街明月吹笙管,十里香风散绮罗。

绮罗笙管春如绣,穷檐蔀屋寒如旧。

谁家朝突静无烟,谁家夜色明于昼。

夜夜都城望月新,年年郡国告灾频。

愿将圣主光明烛,普照冰天桂海人。

形式: 古风

古意

南为鹞,北为鹰,侧目下视烟光凝。

梁间燕雀何足问,鹏雏不敢当风棱。

一夜春风春草绿,纵化为鸠犹带目。

九霄翮铩气不折,独敛霜拳向空谷。

炙手自热君自寒,批鳞容易骑虎难。

山中猛虎犹自可,江上短狐射杀我。

形式: 古风

结交行怀于谷山年伯兼讯侯将军

呜呼!结交难结心,无论廊庙及山林。

下里浮沉世事浅,中朝出入人情深。

二十年来与公厚,倒屐倾筐无不有。

亹亹清谈曲席前,沉沉夜酌疏钟后。

有时联骑游郊衢,谁相从者葛与朱。

侯生亦自有侠骨,酒酣击缶歌呜呜。

远从京华望丘壑,迥如樊笯思寥阔。

一朝客散长安邸,千林万点从风落。

朱君窜,葛君死,贵阳老将亦归里。

齐鲁天青两少微,并驱中原与公耳。

尚书舄学士鱼,岁云暮矣公何如。

安得朝廷新事少,渐看社稷旧人疏。

公别长安能几载,故侣心期复谁在。

里中何人与同调,公近岱宗仆近海。

丈夫岂必长垂绅,羡公有笔如获麟。

城边黄石应知我,海上青山不负人。

问余山中何所有,冶湖一曲竹十亩。

有山有水复有酒,公能命驾一来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