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理神固超绝,涉粗罕不群。

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

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悟深婉中思,在要开冥欣。

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

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薰。

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高远。

“理神固超绝,涉粗罕不群。” 开篇即点出庐山之景的独特与超凡脱俗,暗示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奇观,更是心灵修行的圣地。

“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描述了在庐山的清晨,烟雾消散,万物清晰可见,仿佛与世隔绝,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 通过描写深谷中的回声,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神秘与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与深沉。

“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这两句赞美了庐山的山峰秀美,云雾缭绕,仿佛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佳作,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悟深婉中思,在要开冥欣。” 表达了在庐山的自然美景中,人们可以深入思考,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开启内心的喜悦与平静。

“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 “中岩”与“□岫”分别指山中的岩石与山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庐山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感悟。

“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薰。” 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庐山的自然景象相融合,表达了在庐山的启示下,人们能够反思自我,净化心灵,如同在明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深敬仰与向往,希望永远沉浸在庐山的自然与禅意之中,等待着夕阳西下时分,心灵得到真正的宁静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庐山这一佛教圣地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

刘程之(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少丧父,对母亲极为孝顺。擅长老子、庄子的学说,不随便混杂于当时的俗世

  • 字:仲思
  • 籍贯:彭城(江苏铜山县)

相关古诗词

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

彻彼虚明域,暧然尘有封。

众阜平寥廓,一岫独凌空。

霄景凭岩落,清气与时雍。

有标造神极,有客越其峰。

长河濯茂楚,险雨列秋松。

危步临绝冥,灵壑映万重。

风泉调远气,遥响多喈嗈。

遐丽既悠然,馀盼觌九江。

事属天人界,常闻清吹空。

形式: 古风

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

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

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

辽朗中大盼,回豁遐瞻慊。

乘此摅莹心,可以忘遗玷。

旷风被幽宅,妖涂故死灭。

形式: 古风

念佛三昧诗四首(其一)

妙用在幽,涉有览无。神由昧彻,识以照粗。

积微自引,因功本虚。泯彼三观,忘此毫馀。

形式: 四言诗

念佛三昧诗四首(其二)

寂漠何始,理玄通微。融然忘适,乃廓灵晖。

心悠缅域,得不践机。用之以冲,会之以希。

形式: 四言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