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

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

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期待着夜晚的辉煌,却转为暗淡的秋天。
此刻正适宜在清静的路上远望,却悄悄引发阶前的忧愁。
船儿停靠在袁宏的水边,窗帘低垂在庾亮的楼头。
桂花没有香气飘落,兰花的露珠花朵也停止开放。
玉制的漏壶增添了寂寥,金色的酒杯阻碍了献酒酬答。
明年的美景还在,我们相约再次相聚于神州大地。

注释

共待:共同期待。
辉光:明亮的光辉。
黯澹:暗淡。
清路:清净的道路。
滴阶愁:滴落在台阶上的忧愁。
袁宏渚:袁宏的水边之地。
庾亮楼:庾亮的楼阁。
桂无香实:桂花没有香实。
兰有露花:兰花上有露珠花朵。
玉漏:玉制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金尊:金色的酒杯。
明年佳景:明年的美好景色。
神州:指中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雨景,并蕴含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期待。开篇“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一个本应明亮的夜晚,却因为天气变化而变得昏暗的秋季之夜的等待感受。

接着,“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两句,诗人原本想象着这应该是出行望月的好时节,但实际上却只能在屋中听到雨滴落的声音,心中自然而生出愁绪。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寂寞和不舍。

“棹倚袢宏渚,帘垂庾亮楼”描写的是室内的情景,诗人靠着窗棹,帘幕低垂,但这并没有隔绝外界的湿气。"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则是对室外景象的描绘,桂树失去了香味,兰花因露水而暂不开放,都是秋天雨后的一种萧瑟感。

“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两句,则是诗人在屋中听着玉漏滴答的声音,而杯中的酒因为湿冷的气氛而不忍心品尝。"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远方朋友的承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秋意和深深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高名向已求,古韵古无俦。

风月抛兰省,江山复桂州。

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

云鹤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满朝张祖席,半路上仙舟。

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

郡迎红烛宴,寺宿翠岚楼。

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

篷声渔叟雨,苇色鹭鸶秋。

久别郊园改,将归里巷修。

桑麻胜禄食,节序免乡愁。

阳朔花迎棹,崇贤叶满沟。

席春欢促膝,檐日暖梳头。

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

终须康庶品,未爽漱寒流。

议在归群望,情难恋自由。

小生诚浅拙,早岁便依投。

夏课每垂奖,雪天常见忧。

远招陪宿直,首荐向公侯。

攀送偏挥洒,龙钟志未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

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

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

递香风细细,浇绿水瀰瀰。

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

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

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寄左省张起居

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

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

诗句江郎伏,书踪宁氏传。

风标欺鹭鹤,才力涌沙泉。

居僻贫无虑,名高退更坚。

渔舟思静泛,僧榻寄闲眠。

消息当弥入,丝纶的粲然。

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

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