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高阳台》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场在春日里举办的宴集情景。诗中以“竹外弦诗,花前解剑”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文人雅趣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使君豪气飞腾”一句,点明了宴会主人的豪迈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热烈氛围。
“又敞琼筵,楼高窗倚云层”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壮观,楼阁高耸,窗户仿佛与云端相连,琼筵即豪华的宴席,此处描绘得如梦如幻。春日的微风轻拂,带走了宴会上的香气,使得香气飘散得更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香气所包围。
“春晴风细吹香远,有扁舟、来赴鸥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春日晴朗的天气和柔和的春风,还借用了“鸥盟”的典故,象征着文人之间的友谊如同鸥鸟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扁舟的到来,似乎是为了与鸥鸟结伴,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卷重帘、寸寸云山,青上瑶觥”则通过卷起厚重的窗帘,展现出一幅云山叠翠的画面,而“瑶觥”则是珍贵的酒杯,寓意着宴会上美酒佳肴的珍贵与尊贵。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盛宴之中,感受到了其中的奢华与美好。
“凭阑极目江天迥,喜鲸鲵戮尽,千顷波平”表达了对宴会主人的敬意与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安宁的向往。江天广阔,波澜不惊,象征着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而“鲸鲵戮尽”则可能暗指清除社会中的邪恶势力,使得世界更加纯净。
“拓戟长歌,未须杜牧谈兵”一句,既是对宴会主人豪情壮志的赞颂,也体现了对战争的避讳,希望和平永存。接下来的“酒酣喝月珠宫出,碧琉璃、摇漾银屏”描绘了宴会上的醉酒场景,月宫中的明珠在酒后的欢愉中仿佛从碧绿的琉璃屏风中溢出,增添了宴会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最后,“记回船、舣棹花田,重听箫声”则以回忆的方式结束,让人仿佛回到了那场宴会上,再次听到了悠扬的箫声,回味无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是一幅生动的文人聚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