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据之宋州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

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

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无人引荐使我困顿,即使有才也随波逐流。
客居他乡难以承受离别之苦,异乡之地想必同感忧愁。
我一生早年贫贱,流落在此州度日。
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记忆犹新,曾经游历过的山河历历在目。
自从从事文墨之事,京城的春秋交替已成过往。
你离去后若向旧识询问,会有多少人已白发苍苍。

注释

无媒:无人引荐。
嗟:叹息。
失路:困顿无门。
有道:有才能。
乘流:随波逐流。
客处:客居他乡。
不堪:难以忍受。
别:离别。
沦落:流落。
居此州:在此州度过。
风土:地方风俗。
至今:至今仍。
忆:回忆。
山河:曾经游历过的山水。
昔游:昔日游览。
文章事:文墨之事。
两京:两个京城(指长安和洛阳)。
春复秋:春秋交替。
君去:你离去。
相识:旧识。
几人:有多少人。
今白头:现在已白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曙的《送薛据之宋州》,通过对故人的送别,抒发了游子对于家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无常的感慨。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的迷茫与无奈,虽然有所追求,但却像漂浮在江河之中,没有固定的方向。

“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诗人通过这两句话传达了身为游子,在外地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每当分别,都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此同时,也希望同在异乡的人能共同理解这种情感。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这两句诗人自述自己的身世,自小便经历了孤独和不被他人看重,最终流落至今所处的宋州。

“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风土的怀念,以及对于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依然记忆犹新。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诗人通过提及自己长久以来致力于文学创作,并且在两京(长安与洛阳)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表达了对文墨生涯的坚守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最后,诗人通过这两句劝告离别之人去询问旧日相识,转眼间多少人已经头发变白,暗示了时光易逝,人事难料。

收录诗词(16)

崔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署,唐朝状元、诗人。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就病故了。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 籍贯: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
  • 生卒年:?—739年

相关古诗词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颍阳东溪怀古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

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

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

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嵩山寻冯鍊师不遇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夜台一闭无时尽,逝水东流何处还?

田家收已尽,苍苍只白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