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二首(其二)

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冷落江湖。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鉴赏

此诗以淡雅之笔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怀念与对江湖生活的感慨。首句“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以鸥鸟在波光中书写梦境,大雁在天空寻找诗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意境。接着,“冷落江湖”一句,点明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无法收到对方书信而产生的惆怅。接下来,“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三句,通过描述诗人懒于创作、不愿吹笛、侧帽骑驴的行为,进一步展现了他内心的闲适与放旷,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逃避现实的情绪。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则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态度,认为不必为漂泊而抱怨,即使不写春花秋月,也依然眷恋家乡的莼菜与鲈鱼,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描绘了一幅夜晚西风紧吹,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芙蓉江边相约饮酒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最后,“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表明了诗人的心事如同水云般孤寂,即使清醒也会再次陷入醉意,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复杂情感。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则以期待与友人重逢的愿景结束,尽管面对着潇潇暮雨和鹧鸪的啼鸣,但心中仍怀揣着希望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深深怀念、对江湖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二首(其一)

雀舌斑明,麝脐香软,并刀薄碾芙蓉片。

扶留蜃炭共金盘,唾绒红晕燕支浅。

味外酸咸,闲中茗荈,苦寒忍把春酣换。

如今药里自关心,不加餐也无人管。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二首(其二)

蝉碧分胎,莺黄破蕾,双心钿合殷勤惠。

锦书封了又重题,问谁尝惯相思味。

酒后吟悭,茶边语细,口香沁梦行云腻。

冬郎憔悴已经年,翠梢空结东风泪。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忆秦娥二首(其一)

凄凉夕,片时春梦来无迹。

来无迹,醒时难说,睡时难觅。

橹枝摇碎湖天碧,月圆偏照孤舟客。

孤舟客,玉梅窗底,有人相忆。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二首(其二)

风珊珊,玉人梳洗临窗闲。

临窗闲,柳花飞过,一阵轻寒。

海棠折得簪双鬟,水晶帘下眉弯弯。

眉弯弯,夜来新月,画与郎看。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