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相观音菩萨瑞像颂

妙觉慈悲主,身云莹碧霞。

光轮停夜月,璎珞缀千花。

无畏全心普,分形应类差。

圆通斯第一,名号遍恒沙。

处处得消息,头头感叹嗟。

和风飞语燕,斜日噪寒鸦。

昂首清尘眼,称名断苦芽。

谛观圆满相,砧杵落谁家。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彦泯对圆相观音菩萨瑞像的赞美和颂扬。诗人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她慈悲为怀,身披晶莹碧霞般的光芒,如同一轮静止在夜空中的明月,身上装饰着繁花般的璎珞,显得庄重而神圣。她的爱心无所畏惧,普度众生,而她的形象因应不同的众生形态有所差异。

诗人强调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她在圆通法门中位居首位,其名号之多如恒河沙数。观音的智慧和慈悲无处不在,连燕子都能感受到她的教化,而乌鸦也在夕阳下发出感叹。诗人抬头仰望,眼中充满敬意,称颂她的名字能断除众生的苦难。

最后,诗人通过“砧杵落谁家”的景象,暗示观音的慈音能够穿透世俗生活的琐碎,带来清净与安宁。整首诗充满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对佛法的赞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

释彦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

老矣毋能役,岩分草草缘。

放渠藜六尺,销得屋三椽。

雪尽收茶早,云晴拾菌鲜。

有时临近涧,揎手弄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间茅屋元无主,付与山头野火烧。

形式:

偈颂二首(其一)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绵。

形式: 偈颂

偈颂二首(其二)

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赵州老汉,瞒我不得。

形式: 偈颂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