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口明明一无舌,同死同生为吾决。
那吒顶上吃蒺藜,金刚脚下流出血。
这首诗名为《大士讲经》,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诗中以奇特的意象描绘了一种深刻的情感或情境。"两口明明一无舌"可能象征着两人之间无需言语,心意相通,"同死同生为吾决"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坚定承诺和生死相依的决心。"那吒顶上吃蒺藜"和"金刚脚下流出血"这两句则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那吒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金刚象征力量与坚韧,这里可能暗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不详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岩下溪声倾法雨,岩头云树耸华冠。
游人不入普门境,只作青山绿水看。
海山一雨三日风,折木举屋如飞蓬。
路人惊窜居人泣,平地乃是洪涛中。
有生何处得安稳,方寸是为风火本。
看来出尔方寸间,雨霁风休海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