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系列中第六首,描绘了金陵(今南京)在秋季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戈船十万指吴头”,以“戈船”象征军队,形象地描绘了当年战争的激烈与紧张,指向吴地,暗示历史上的军事冲突。接着“太白芒寒八月秋”一句,运用了李白诗句“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的意境,将太白星的光芒与八月的秋色结合,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壮美的氛围。
“肥水共传风鹤警”中的“肥水”指代江南富饶之地,“风鹤警”则暗喻战事或紧急情况的预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局动荡的深切忧虑。“台城无那纸鸢愁”中的“台城”是南京的古迹之一,此处借指整个城市,而“纸鸢愁”则是通过风筝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哀愁。
“白头应笑皆辽豕,黄口谁容作海鸥”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白头老人,将他人比作无知的幼鸟,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为报新亭垂泪客,却收残泪览神州”一句,引用了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等人在新亭对泣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衰败、民族危亡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希望收复失地、拯救国家的决心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秋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时局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