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蓟丘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
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
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京都十景(其六)蓟门烟树》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生机的郊野景象。首句“蓟丘城外访遗踪”,点明了诗人寻访历史遗迹的地点,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接下来的“树色烟光远更重”描绘了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色彩深沉,显得更加深远。
“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两句,通过“飞雨”与“落花”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尽管雨后有些许湿润,但树木的绿色依然浓郁,显示出生命力的顽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自然景色的变化,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描绘了诗人行进中的迷茫与期待,远处山峰的轮廓在视线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最后一句“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诗人沉浸在景色之中,时间仿佛停滞,直到远处寺庙传来的午时钟声才提醒他天色已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蓟门郊外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初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霜落桑乾水未枯,晓空云尽月轮孤。
一林灯影稀还见,十里川光澹欲无。
不断邻鸡催短梦,频来征马识长途。
石栏桥上时翘首,应傍清虚忆帝都。
往事虚传郭隗宫,荒台半倚夕阳中。
回光寂寂千山敛,落影萧萧万树空。
飞鸟乱随天上下,归人竞指路西东。
黄金莫问招贤地,一代衣冠此会同。
别苑临城辇路开,天风昨夜起官槐。
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旓拂地来。
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
宸游睿藻年年事,况有长杨侍从才。
鸣鸠将雨过东林,细草青郊望转深。
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
寻花问柳游人兴,荷锸扶犁野老心。
见说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胜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