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宫怀古

太初宫在函关上,一片遗基几百春。

谩有狐狸来作穴,更无鸾鹤与为邻。

灵符玉检神何在,石室瑶台迹已陈。

景物亦随今古异,断碑荒础雨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初宫历经岁月变迁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首联“太初宫在函关上,一片遗基几百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跨度,太初宫位于函谷关之上,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颔联“谩有狐狸来作穴,更无鸾鹤与为邻。”进一步描绘了太初宫的荒凉景象。狐狸在废墟中寻找栖身之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但同时也反衬出环境的凄凉。鸾鹤,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鸟,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神圣,此处的“更无鸾鹤”则意味着太初宫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不再有神圣之气环绕,显得格外寂寥。

颈联“灵符玉检神何在,石室瑶台迹已陈。”将视线转向太初宫的内部,灵符玉检(珍贵的符文和玉制的记录)和石室瑶台(精美的建筑和装饰)曾经是太初宫的标志,但现在它们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陈旧的痕迹。这不仅反映了物质的衰败,也暗示了精神层面的失落。

尾联“景物亦随今古异,断碑荒础雨苔新。”总结了太初宫的现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也发生了变化。断碑和荒础(倒塌的基石)上长满了青苔,既是对自然生长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自然与时间力量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太初宫从繁华到荒芜的过程,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函谷关

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

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

崖经宿雨石将堕,尘暗西风路莫分。

今日车书归大统,不劳鱼钥守三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到潼关喜雨

途长连日苦炎蒸,一雨东来喜不胜。

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

檐垂银竹光如玉,簟展桃笙冷似冰。

一榻萧然清不寐,仆夫韝马候晨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华清宫怀古

唐代离宫久已荒,华清应似鲁灵光。

草迷翠辇经游路,池有诸嫔赐浴汤。

满壁丹青空见画,閒庭花木自闻香。

登临不用兴长叹,且向高冈咏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朝元阁怀古

忆昔神君下降来,朝元宝阁倚山开。

九重天近春如海,五色云深锦作堆。

杰搆几番遭劫火,遗基空自长莓苔。

长杨昨夜西风起,吹作秋声万壑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