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至顺癸酉九日秋与亭赋

一亭飞出层霄,昔人似为登高办。

双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汉。

一片秋光,青山红树,断云斜雁。

想人生尘世,难逢开口,但酬节、何多叹。

细数年年今日,误清欢、半因羁宦。

迩来心事,无惭猿鹤,更齐鹏鴳。

华发新添,黄花任笑,乌纱频岸。

且一尊倾倒,不须醉后,把茱萸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一座亭子凌空而起,仿佛是为了昔日人们登高赏景而建。
目光所及,千里之外,浩渺的宇宙,奔腾的长江汉水。
秋天的景色,青山红叶,孤云飘过,大雁南飞。
感叹人生在世,难得畅谈,只能借节庆抒怀,何必太多哀叹。
每年今日,本应享受清闲,却因仕途奔波,欢乐减少了一半。
近来心中之事,虽有愧于山鸟,但仍与鹏鸟志向相同。
白发又添,任凭菊花嘲笑,乌纱帽频繁更换。
暂且举杯畅饮,无需等到酒醉,只看那茱萸就足够了。

注释

层霄:高空。
昔人:过去的人。
登高:登山赏景。
双眸:双眼。
滔滔:形容江水滚滚。
羁宦:仕途上的羁绊。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猿鹤:比喻超脱世俗的人。
华发:白发。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至顺癸酉九日秋与亭赋》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景图。开篇以"一亭飞出层霄"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亭子矗立于高处的景象,仿佛是为了让登高者更好地观赏秋色。接着,诗人通过"双眸千里"和"滔滔江汉"的描绘,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壮阔的江河,寓意人生的辽远与壮志。

"一片秋光"引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青山红树"色彩鲜明,"断云斜雁"则增添了时空的流转感。诗人感慨人生短暂,"难逢开口,但酬节、何多叹",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

"细数年年今日"暗示了时光荏苒,"误清欢、半因羁宦"揭示了诗人仕途的奔波与无奈。然而,他并未沉溺于愁苦,反而寄情山水,"无惭猿鹤,更齐鹏鴳",表明了他的超脱与豁达,视自己与山林禽鸟同列。

"华发新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黄花任笑"则借菊花的坚韧表达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乌纱频岸"暗指官场生涯。最后,诗人以"且一尊倾倒"表达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不须醉后,把茱萸看"则寓含了对亲友团聚的美好期盼,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元代文人既豪放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寿静公右平章

一生白浪红尘,得归才见乾坤阔。

三升无分,如何料理,文园消渴。

衰病禁持,不教杖履,经丘寻壑。

记平生怀抱,曾逢恶处,都不似、今年恶。

见说圭塘如旧,赖山英、好看猿鹤。

梦中斗室,蠹残图史,尘凝铛杓。

蟾桂香多,莫将长笛,等闲吹落。

问嫦娥,我辈何时还又,享清平乐。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喜雨用郑彦章韵

四郊禾稼如云,方惊数日甘霖好。

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祷。

一夜风雷,玄云撩乱,银河倾倒。

问田间消息,年年气象,更催得、秋成早。

压尽东华尘土,湛冰壶、九重清晓。

晴光渐放,瀛洲波定,御沟声小。

绿野春回,黄扉昼静,篆烟萦绕。

愿鱼羹有饭,避贤归去,向山林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游三台

半生人海风波,谤书盈箧从文致。

归来结构,且图跧伏,敢求华丽。

朝暮娱人,水声山色,柳阴花气。

笑彤闱紫闼,浮沉十载,更几载、成何事。

好是西成咫尺,秫田风、已飘香味。

安排小瓮,从今不怕,邻翁酒贵。

更筑诗坛,陪君游刃,周旋余地。

但有人来问,金銮旧话,便昏昏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